1)第 44 章 一更_在北宋当陪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提供的《在北宋当陪房》44.第44章一更(第1/2页

  梁堇赁好灶房后,就去盐铺买了两斤官盐,又去杂货行,沽了五两米醋。

  等把东西都置办全后,出门身上带的一吊子钱,用的只剩二百一十八文。

  她不是没有想过,自个赁间屋作灶房。

  一是赁金贵,二是还要花钱买锅。

  当初柳氏管家的时候,就因为锅贵,不舍得买两个,被灶房的王管事没少埋怨。

  这与人合赁,至少省下了七八百钱。

  次日,梁堇用草绳拎着一条五花肉就过来了,路过杨娘子身边,还向她问了好。

  这会杨娘子的头花生意不好,没啥人,就跟着到了灶房,生怕梁堇偷用她的油。

  梁堇把肉放下,先去井口打了半桶水,把昨日买的瓦罐都清洗了一番。

  “你这做的什麽吃食,怎麽还用上瓦罐了?”

  站在灶房门口的杨娘子忍不住好奇道。

  “是南边的瓦罐酱肉。”

  梁堇没卖过酱肉,也不知好不好卖,不敢做太多。

  瓦罐酱肉?

  杨娘子还真没有听过这样的吃食,有些稀罕,但也没放在心上。

  打量的眼神,在灶屋转了一圈,见她置办的东西齐全,柴都买了两捆,便没再说什么。

  梁堇见她走了,心里一松,对方要是在这盯着,她不好做酱肉。

  把灶火点燃后,先把切成方块的五花肉,放在锅里,小火煎出油来。

  煎到两面金黄,把肉盛出来,里面的残油,用来炸葱蒜,猪油变成了葱油。

  后面把干焦的葱料捞出弃用,再放入糖,熬出糖色……

  “杨娘子,你做了什么吃食,这般好味。”

  说话的是住在杨娘子隔壁的人家,都叫她陈二嫂。

  本是这沂州的乡下人,她男人不知从哪学来了一手做糕饼的手艺,两口子便进城赁了铺子整日蒸糕卖糕。

  几年时间,便攒下了些家资。

  杨娘子的丈夫不在家,她时常请她过来与她晚上作伴。

  闻言便说,

  “我哪有这般手艺,想来是赁我灶屋的那个丫头做的。”

  杨娘子心中暗想,这丫头才多大,要是搁到旁人身上,怕是还不晓事,哪里会什么手艺。

  这肉也不知怎麽做的,咋这般馋人得慌。

  闻着这味,比张家熟肉铺卖的熟肉还要香上几分。

  灶屋里的梁堇,把肉在锅里炒的红艳艳后,再装进三个瓦罐里,瓦罐里加上水,然后坐在炉子上焖煮。

  这炉子是她赁来的,她专门挑的炉口大的,上面架着竹夹,能放四只瓦罐。

  一个月赁金才七文钱。

  北宋有专门的赁货行,谁家要是有丧事,连丧衣都有赁的。

  她估着时辰差不多了,便用麻布垫着掀开了盖子,见里面的汤汁熬的快没了,五花肉吸饱了汤汁,一块块呈现出鲜亮的酱色。

  “杨娘子,这是我做的酱肉,与你送些。”

  梁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