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0章 鱼儿上钩咯!贵公子登场!_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兄所言当真?”

  一名商贾满脸欣喜地看着范希哲。

  他听到了什么?

  范希哲竟然邀请他们一起做食盐生意!

  这可是真正送上门来的天大好消息啊这!

  傻子都知道,食盐利润堪称暴利,是以自古以来就被国朝专营管控。

  昔年那当年西汉吴王刘濞封广陵(今扬州),煮海为盐,获利不计其数,直至富可敌国!

  这位西汉吴王爷最终不甘寂寞,图谋篡夺帝位,最终发动了赫赫有名的七国之乱。

  还有当年与太祖高皇帝争雄的张士诚,也不过只是个私盐贩子,靠着贩盐巨利积攒起了家底,然后趁天下大乱揭竿而起,自立为王独占扬州之地。

  这两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食盐的利润究竟是何等恐怖!

  可惜,自大明立国以后,就对食盐管控极其严苛,胆敢贩卖私盐之人,杖毙流放不一而足。

  也就是这“开中法”,给了商贾从中分一杯羹的机会。

  “范兄,你口中那位,真是两淮盐场的贵公子?”

  另一名商贾小心翼翼地确认道,眼里满是激动之色。

  范希哲连连点头,心中却是将李弘壁骂成了狗。

  那可不是贵公子嘛!

  锦衣卫的贵公子,也是贵公子不是!

  一众商贾听到这话,更是欣喜若狂!

  要知道,两淮盐场乃是大明四大盐场之一,包括大小十九个盐场,分布于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两侧,每年生产原盐近三百万吨!

  自古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

  而朝廷实行的这开中法,盐引基本上全都是出自两淮盐场。

  朝廷在两淮地区,则承袭前代,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依旧设在扬州,而由官方划定行政上的两淮盐区市场辖区,空前庞大到了七省!

  从北方的河南,直到西南的贵州边陲,都是两淮盐区的市场辖区!

  沿着淮南和淮北的海岸展开的两淮盐区,合计十九个盐场,产盐量自古就占了华夏产盐量的大头。

  尤其是自大明立国后,两淮盐产定额已经是第二产区两浙盐区的将近两倍!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

  这背后又代表着多么恐怖的利润?

  可是问题在于,他们这些小商贾拿不到两淮盐场的盐引啊!

  朝廷施行开中法,对盐引的管控也颇为严苛,毕竟这开中法的目的是为了输粮到边,而不是让商贾从中谋利。

  所以那些盐引数量并不算太多,每次朝廷一公布招商输粮了,盐引顷刻间就被那些富商巨贾给拿了去,他们连争抢的资格都没有!

  人家要钱有钱要关系有关系,其实早就等同于内定了,哪有他们这些小商贾插手的机会。

  但是现在,如果范希哲说的都是真话,那机会可就来了啊!

  两淮盐场的贵公子,不在中原繁华地吃喝玩乐,跑到甘肃这鸟不拉屎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