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 133 章_八零年代嫁混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小平安太可爱了,心中软了软。

  事业正是关键期,她要努力一把,勇敢向前冲冲冲。

  争取敢在下岗浪潮来临之前,把自家服装店做大,然后回到县城帮助其他人。

  忙起来她也不能挺着肚子帮忙,辛苦且危险。

  她希望她的女儿一出生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谢言之和她两个人辛辛苦苦创业工作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希望下一代过得更好。

  要孩子的话题最终停止在了李蓁蓁的话语当中。

  现在不应该去想那么多,应该要想如何发家致富,一起做大做强。

  李蓁蓁四人在县城住到了初五,接连几天都有人上门来找他们,没事儿就坐在那里聊聊天。

  过完大年初一,李蓁蓁和谢言之带上东西去了严家那条巷子。

  她把那条街道上的街坊邻居当做娘家人拜访。

  严家她是不可能回去的。

  孙玉珍听说她在街道那边,也没敢露头,严明也不敢出去再惹事儿,一家人像个鹌鹑似的窝在家里。

  生怕出去又是从天而降一个麻袋。

  年初五,李蓁蓁几人彻底将县城的事情忙碌完,收拾收拾东西去,初六他们就要离开了。

  这次他们选择在早上,只是寻常的离别,没让人送。

  昨天一堆人问时间,想要来送送他们。

  分别的滋味儿不好受。

  李蓁蓁承受不住离别的痛苦,尤其是来那么一堆人送别他们。

  临走之前,李蓁蓁拿了家里的小竹筐,在里边装满了喜糖和瓜子。

  上边贴着一张纸,写着“新年快乐,谢谢大家,请大家吃糖。”

  多余的话不用再说,都能够理解。

  人家想要来送她,见不到他们几个人,也不好白跑一趟。

  门口放些喜糖瓜子,不能跑空。

  初六是外出打工最经常选择的日子,多是初六去外边。

  火车上照旧挤满了人群。

  不过比回来的火车强了一点,味道上没有那么混杂。

  不再是各种气味混合在一起。

  周大妈家里的孩子出去的更早,他们在初五离开。

  这是最早一批下海经商的人。

  李蓁蓁和谢言之都很想坐下来和他们聊聊,肯定可以从中取到许多经验。

  不过一直没有时间。

  两家人都是在外打工。

  基本上你回来他也要离开回家,各回各家,各自去往外边工作。

  就这样阴差阳错互相错过,见不到面。

  谢言之三人过完年很忙,初六刚到家,简单收拾了下行李之后。

  谢言之就带着张建业和江诚去往仓库。

  今天不仅仅是去仓库,更是去寻找合适的地方成立工厂。

  多耽误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时间。

  时间不等人。

  李蓁蓁收拾了收拾家里简单带来的东西。

  回家又拿来了许多日常用品,放在县城也没什么用得上的地方,全部拿到了海城。

  来之前她又去沈娜家中问清楚了具体的预产日期,上次她们俩聊天太投入,李蓁蓁忘记这件事情了。

  算好预产日期,她也好赶着沈娜生产再回去一趟。

  沈娜是她在学校交到的唯一一个真心朋友,没有手机电话联系不方便等等,这些都不能成为不联系的问题。

  距离又不是多远,谢言之的腿也在渐渐变好。

  对她来说,就是关一天店的事情,一来一回一天时间够用。

  李蓁蓁收拾好所有的东西,趁着今天还没有开店,继续钩织那些送出去的小饰品。

  自从创业后,他们谁也闲不下来,真就是没什么事情也要找点事情做做,绝对不让自己空闲。

  谢言之到了仓库后,九名工人也早早到场,甚至是已经拿上了工具开始清理院子。

  江诚留在仓库里看书,适当检查工人打扫卫生。

  第一天来主要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做做清理工作。

  谢言之和张建业两个人沿着外城边缘地带寻找合适的地方。

  外城附近建立的多是工厂,他们是要做木质家具之类的。

  将来不仅会卖二手的,更是要自己制作家具出来售卖。

  还能让大家来仓库自己选择,专门有人领着他们来挑选定制。

  这些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实现。

  招工也会招一批木匠,进不去工地,找不到什么正式工作,刚好他们招过来做家具。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