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85 章 和朱雄英谈垂拱而治_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雄英和顾晨也算是老熟人,知道这位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又是爷爷和爹爹看重之人。

  综上所述,这是位有才华的人,所以听见他问自己学习倒也不觉得烦人,还认认真真地回答道。

  “今日连先生给我们讲了尚书,用其中的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引出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又引出了宋朝的史情。”

  “先生说为君者应该有这十个想到,发扬九种美德,然后选拔贤能的人才再加以任用,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治理好国家。”

  “嗯,还举了例子,宋朝的宋仁宗便是这般治理国家,宋仁宗的臣子个个出名,他自己却名不见经传。”

  “就算是提起他,大部分也是说起狸猫换太子的典故,可宋仁宗治理的天下,确实是大宋最繁荣鼎盛的时候。”

  “由此可见,垂拱而治乃是一位贤明君主该做的事。”

  朱标听着微微点头,两宋近四百年,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个宋仁宗算是唯一能入他眼的皇帝了。

  不过,垂拱而治才是贤明君主,这是在说他爹不贤明吗?

  顾晨微微一笑:“那吴王殿下,觉得连先生说的对吗?”

  朱雄英不解地看向他:“我不明白顾大人是什么意思,既是先生讲学,又是前贤所言,这还能有错吗?”

  见父子俩都看着自己,顾晨也勉强发表了些自己的看法。

  “垂拱而治的开始本意是选拔人才,并非让君主治人而不治事,而是君主可以选择选取贤良治理国家,也可以选择自己事事躬亲。”

  “可是到了后面,就变成了反对君主治理具体事宜,君主的权力,被文官阶级逐一分散。”

  “宋朝的皇帝们,便是将决策权下放到宰相,因此宋朝时期宰相权力很大,甚至大过皇权。”

  “宋神宗算是勤劳的皇帝,可是名臣富弼却跑去告诫宋神宗说:“如今政务多出亲批,若事事皆中,亦非为君之道。”

  “吴王殿下以为,这是为何?”

  皇帝勤劳为大臣的应该高兴才对,为何百般阻挠,这是打算把皇帝供起来,当个庙里观赏的菩萨吗?

  朱雄英想了好一会儿,才试探性地看向顾晨。

  “莫不是,为了争夺皇帝手中权利,所以故意而为之?”

  仔细想想倒还真是那么回事,宋仁宗当皇帝的时候。

  不管事情大小,都让朝廷大臣们议,不能自己决断,否则便会被骂,还不敢过多斥责。

  要是皇帝说多了,人家就乌泱泱要撞墙死谏,真要撞死人以后,昏君两个字就会牢牢印在君王的脸上。

  “也可以说是虚君。”顾晨淡定地说出这两个字,又举例道:“当时人人都说,宋仁宗百事不会,却会当官家。”

  “在当时,君王百事不会,其实是一种赞美,同时也是一种束缚,君王因为这些束缚和赞美,丝毫不敢和大臣们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