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六节 书楼谈心(一)_晋中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他们到底哪些事做对了,哪些事做错了,在我看来,不做错的事比做对的事更重要,哪怕是什么事也没做,也是好的,在朝堂上,何为忠,何为奸,也是无法分辨的,我已经老了,可很多事情还是没有做到,恐怕也是做不到了。”

  听到张华的这番话,束皙颇感意外,不由问道:“恩师为何要说这些,难道是——”

  束皙没有再说下去,深深注视着眼前的老者,也许他感到心累了,也有致仕退隐之心了。

  张华无奈的笑了笑:“坐到我这个位置上,就是想退也退不下来了。”

  张华对束皙有知遇之恩,而张华最初是得到同郡卢钦和刘放的赏识,同时拥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寒素出身的他才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他回想自己过去的几十年,在仕途之中的起起落落,沧桑笑容里透着几分苦涩,几分无奈和伤感。

  雨轻陪着张华下象棋时,说过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下象棋时弃车保帅是常事,而张华在朝堂上也常做这样的事,错的事比对的事还要多,高处不胜寒,身居高处的人,或许也有真情,只是他们经历了太多风雨,都会把真情小心的收起来,在朝堂漩涡里能活成如今的样子,虽不完美,但也足以让人敬佩了。

  历朝历代开国时期的党争更多背后都有皇帝在插手,他是在试图收回一些权力,铲除一些功臣,而在西晋初年的三次党争,全都有张华的身影。

  在任恺所代表的名士集团与以贾充为首的功臣集团引发的第一次党争中,张华和山涛就是站在任恺的阵营中,结果是以任恺集团的惨败而告终,贾充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实际上算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第二次就是以羊祜、杜预和张华等少数人主张伐吴与贾充、荀勖大多数不伐吴之间的争斗,杜预从羊祜那里接过了伐吴的这杆大旗,以及张华的力劝,司马炎才最终决定伐吴,不过伐吴胜利之后,有功之臣张华和杜预却被隔离在朝廷中枢之外,外戚杨骏成了获利者,贾充和荀勖等人的地位依旧没有撼动。

  第三次则是立储之争,一方是以和峤、张华等人为首的齐王党,另一方是以荀勖、杨骏等人为首,两方围绕着继承人的位置进行党争,最终是齐王党惨败,张华也受到了司马炎的有意疏远。

  但在这次党争之后,功臣集团大都病逝或被闲置,以杨骏为首的新兴势力外戚集团接管了朝廷中枢,待司马衷继位后,贾南风为了夺回执政权,不顾后果发动了宫廷政变,诛杀杨骏后,开始重用张华,依靠他总摄朝政。

  张华知道自己已经很难抽身了,现今想要隐退,司马衷和贾南风不会准许,一旦退出朝堂,失去权力后,自己也可能会遭到政敌的清算,落得粉身碎骨,所以他根本没有退路,只能努力维持晋廷的稳定,即便明知是个烂摊子,明知危险将至,依然只能选择顶风而上,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裱糊匠,他所剩的力量也就能做到修修补补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