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萧衍:我,梁武帝,打钱!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在公元519年,梁武帝就接受佛戒,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冠达,成了一个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

  【此后,朝廷很多事务他都交给臣下去处理,自己则一心扑在了佛教事业上。】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客气的说,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佛教徒。】

  【公元521年,于建康宫对面大兴土木,斥巨资建造了一座寺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

  【而同泰寺的鼎鼎大名,全靠梁武帝一人撑着。】

  【公元527年三月初八,六十四岁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在寺庙里吃住、念经、劳动,三天后,于三月十一日回到皇宫。】

  【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又一次来到同泰寺,这次他是来寺庙举行“四部无遮大会”的。】

  ……

  大隋·文帝时期

  七岁的杨谅依偎在独孤伽罗的怀里,看着天幕好奇道:

  “阿耶,阿母,什么是四部无遮大会啊?”

  一旁正在处理政务的杨坚闻言笑道:

  “四部无遮大会乃梁武帝首创。”

  “四部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种不同身份的佛徒。”

  “无遮指不分高低贵贱、不必保守遮掩,众生平等,畅所欲言,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佛法心得。”

  说着说着,杨坚来了兴致。

  “且梁武帝还建立了儒、道、释三教同源说。”

  “例如,老子孔子是佛祖的弟子……”

  杨谅看着滔滔不绝的杨坚,不由看向独孤伽罗,然后就发现自家阿母也听得津津有味。

  挠了挠脑壳,听不懂。

  ……

  天幕上

  一群文武大臣于同泰寺外苦苦等候,

  待寺庙内的讲经之声停下后,大臣们迫不及待迈进寺庙,来到露台天井。

  “陛下,经已讲完,该回宫处理政务了。”

  “是啊陛下。”

  萧衍头也不抬、眼也不睁的开口道:

  “此间已无皇帝,我已舍身出家,法号冠达。”

  ……

  【公元527年九月十六日,梁武帝脱帝服穿僧衣,于同泰寺讲解《大般涅槃经》。】

  【大会开完后,朝廷文武大臣都等着梁武帝回宫处理政务。】

  【梁武帝当场表示,他不想当皇帝了,他要舍身为寺奴,出家为僧。】

  【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

  【二十七日,梁武帝还俗。】

  ……

  秦汉的一众皇帝表示:

  别吵,朕在思考!

  西汉一众皇帝还好,只是认为这佛教可能就跟诸子百家一样,这个皇帝也只是入了一家学派。

  虽然不理解,但也能接受。

  但东汉与三国时期等一众皇帝表示。

  我不理解!也不接受!

  ……

  曹魏,

  司马三人皱着眉头。

  “这南北朝的皇帝实在是……实在是…”

  才思敏捷的司马懿头一次哑口无言。

  “梁武帝……”

  司马昭喃喃念叨着:

  “这感觉就像魏武帝给张鲁当教徒去了一样……天崩地裂。”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喝着茶,看着天幕失笑道:

  “自古信佛的皇帝不少,但像梁武帝这么疯狂的还从为有过。”

  一旁的武媚娘思考一会,道:

  “梁武帝会不会是借由壮大佛寺势力、联合佛寺来制衡世族呢?”

  李治瞥了一眼认真询问的武媚娘,摇摇头无奈道:

  “如果是这样,那就说明梁武帝是个绝无仅有的蠢货。”

  想了想,又加上一句。

  “还是个比晋惠帝还傻的傻子。”

  不理武媚娘一脸疑问的表情,李治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世族不是好个东西,但他们能治国。

  梁武帝舍身期间,没有出现大臣篡权和部下叛乱的事情,可见梁武帝以儒治国是取得成功的。

  媚娘还需要历练啊。

  先试探一下,看看涉及宗教能写到什么程度。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