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3章 突厥的强大和虚弱。_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单是个人勇猛与统帅的事。

  更是后勤、军制、财政等等宏观层面的事。

  哪怕是对面遭了灾,也不是如今初生的大唐的能动的。

  既然已经忍了渭水之盟,那就不要因小失大啊。

  ……

  【有如此强大的外患在侧,只要一天不除,大唐就一天也不得安宁。】

  【其中的渭水之盟只是一个表面的缩影,也是一个出兵的理由。】

  【而这一天很快就来了,曾经“控弦百万,凭陵中夏”的北突厥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鼎盛走向了衰落。】

  【一方面是臣服于北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北方诸部相继反叛。】

  【另一方面是在大唐遭遇旱灾蝗灾时,北方突厥境内也遭遇了特大的雪灾。】

  【“其国大雪,平地数尺,羊马皆死,人大饥”】

  【而这场雪灾也间接造成了颉利和突利的分裂。】

  【公元628年四月,突利向李世民呈上密表,请求归降。】

  ……

  天幕上。

  长安·宣德殿

  一身日月帝服,戴着垂冕的李世民看向殿下众臣,缓缓道:

  “突利派人来了,说颉利攻打甚紧,请发兵救援。”

  摸了摸嘴上的两撇胡须,李世民扫了一圈继续道:

  “朕与突利结为兄弟,按道义来讲,其现在有难,不可不救啊。”

  “然朕与颉利亦有渭水之盟,该如何?”

  殿内一位紫衣大臣出列,执笏躬身道:

  “陛下,现在突利来求救,则其今后势必臣服我朝。”

  “臣以为可以发兵救援突利,联手将颉利灭亡。”

  “如今时机光顾我朝,稍纵即逝,若不加利用,今后将后悔莫及。”

  李世民点点头,又道:

  “如晦善断,须玄龄之谋。”

  “玄龄,你怎么看?”

  被点名的紫衣大臣想了一下,遂斟章酌句道:

  “陛下,北突厥多年欺凌我国,如今势衰,确实有可取之道。”

  “且颉利和突利相攻,也有可乘之机。”

  “且突利实力比不上颉利,若其相攻日久,突利如落败,则颉利依旧控制漠北,非大唐所愿。”

  “只是眼下农事未复,再起兵事,怕又扰劳天下,与陛下以静抚民之愿不符。”

  ……

  大汉。

  刘邦看着天幕,思索片刻。

  此时的确不是个好时机。

  大唐刚刚度过灾年正是恢复生机的关键时刻。

  就看两个可汗的架势和大唐群臣的判断。

  颉利与突利相攻,结果肯定是突利落败,但同时也能消耗颉利的力量。

  而战事之后也会进一步激发各种矛盾。

  李世民作为一个在逆境中夺取皇位的皇帝,若不明白大势及掌握各种时机,则难登帝位。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两者争斗起来,使得北突厥元气大伤。

  至于道义吗……

  老流氓摸了摸下巴。

  如果突利战败了还能跑到大唐,留伱一命难道不算讲道义吗?

  ……

  【颉利得到突利向李世民请降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即发兵进攻突利。】

  【突利遣使向唐朝求援,李世民问策于群臣。】

  【杜如晦主张应趁突厥内乱而将其一举荡平,否则将后悔莫及。】

  【房玄龄则认为此时还不足以一场平定DTZ。】

  【随后,李世民与众臣们一致决定。】

  【趁着突厥内乱,无暇他顾之机,直接灭了残存在陕北朔方的最后割据军阀梁师都。】

  【四月二十六,派遣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部出征,彻底拔除了这个北境的心腹之患,同时也扫清了讨伐突厥之路。】

  【扫除了北方绊脚石,突厥也陷入内乱。】

  【但面对当时的亚洲霸主,一心雪耻的李世民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效果。】

  【他任李靖为兵部尚书,整顿军备,改革军制。】

  ……

  天可汗还得等等……

  嗯……

  最快得明天晚上……

  可能是不想那么早就出场(滑稽)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