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朱安的策略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老天特别喜欢折磨朱元璋,不想让其过舒心的好日子。

  大明各地,发生了诸多灾难。

  蝗灾,旱灾,洪灾,像是约定好了一般,突如起来。

  与此同时,大明绝大多数地区,气温骤降,寒冷至极,宛若严冬。

  对于受灾的难民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早朝,此刻的朝堂,已然成为了菜市场一般的热闹。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用手按着太阳穴,直感觉一阵阵的头疼。

  现在是必须要赈灾,可是国库里已经没有银子里。

  虽然朱元璋可以无限制的造出宝钞,但是现在的宝钞,基本上买不到多少粮食。

  宝钞在如今的大明,购买力已然是极度缩水。

  洪武八年,大明第一套纸币,在朱元璋的主持下,正式出炉。

  每张长约三十四厘米,宽约二十厘米,中间写有“一贯”、“五百文”等面值。

  外侧是一圈龙纹的花栏,背面印有“大明宝钞,通行天下”八个篆体大字。

  朱元璋规定:大明宝钞的一贯等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还可以折换米一石。

  朱元璋读书多,但是对于商业这块,却是一片空白,从史书中,他了解到北宋的交子,元朝的丝钞和银钞两种。

  所以他也搞了一个大明宝钞。

  只是明朝从建国开始,由于正税太少的缘故,在财政上的收入就一直不是很好。

  而发行纸币是需要准备金的,简单来说,就是你发行一贯的宝钞,国库里就得有一两的银子存在那儿,这样的话,宝钞才不会贬值。

  朱元璋的脑海里,完全没有准备金这个概念,再加上大明初期,用钱的地方也多,朱元璋印宝钞简直就是上了瘾。

  自大明宝钞发行以来,每年朱元璋都要印发五百多万锭宝钞。

  前年,洪武二十三年,各地也出现了一波灾情,朱元璋疯狂印刷,宝钞发行了有一千五百多万锭。

  大明国库本来就穷,每年的收入,如果是风调雨顺的话,也就堪堪能过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将官员们的工资,卡得如此死的原因。

  只是大量的宝钞流入市场,直接造成了通货膨胀,铜钱,白银,开始体现出真正的购买力。

  现在一两白银,可以购买将近三石大米,但是用宝钞购买的话,得需十贯钞才行。

  就目前来说,几乎已经是贬值十倍了。

  显然如果不解决准备金的问题,大明宝钞只会贬值越来越厉害。

  下了早朝,朱元璋回到御书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奏章。

  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清一色都是各地灾情。

  大明宝钞朱元璋可以直接印,可粮食却是印不出来的。

  只是现在大臣们的俸禄都发不起呢,哪来的粮食救灾。

  目前朱元璋就统计受灾的人数,已然是达十多万之多,并且这个数目,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让朱元璋很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