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有一个商人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安很重视姚广孝,甚至一度有想法直接将人给掳走了。

  只是姚广孝长期在朱棣藩地,有些不好下手。

  像姚广孝这样的人才,何必要在大明死怼呢,去海外他不香嘛。

  这等搞事的能力,朱安若能带去海外,必定成就一番基业。

  “姚广孝?”朱元璋微微皱起,有些印象,仔细回忆下就想起了。

  那还是洪武八年的事情,当时朱元璋准备找一批僧官,其中就有这个姚广孝。

  朱元璋对这个和尚,印象不是太好,好好的一个和尚,不去读经书,反而学儒家,道家学说。

  一看就不是个正经和尚,不过当时姚广孝名声不错,朱元璋赐了件僧衣,就没管了。

  “咱瞧那和尚六根不净,怎么就被大孙你看上了。”朱元璋问道。

  朱安也不藏着,直接说道:“这姚广孝是个和尚,拜的师父却是个道士,学的也是阴阳家那一派,可以说是乱世能臣。”

  听到乱世能臣这四个字,朱元璋的眼底闪过一丝狠辣。

  大明江山现在好好的,这等乱世的和尚,还是杀了的好。

  回头让锦衣卫查查,这姚广孝跑哪去了,必不能让其给跑了。

  大孙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没得错。

  朱元璋对于自家大孙的眼光,还是比较相信的,况且一个和尚,杀错了关系也不大。

  “这和尚在大明,不是件好事,若是放到海外去,便是能施展一番报复。”朱安有些感叹的说道。

  听到海外这个词,朱元璋眉头微皱,海禁他定下的国策。

  现如今朝廷上,根本没人敢谈论开海的事情。

  只是听这话的意思,大孙似乎对海外很感兴趣。

  这可不行,这日后大明给了大孙,转身就开海了,那可就不好了。

  对于开海,在朱元璋的内心中,是极为反感的。

  之所以要禁海,寸板不许下海,是有诸多因素影响的。

  其一便是倭寇。

  早在元朝时,倭寇就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成为很大的匪患。这时候的倭寇组成结构还很单一,清一色全是日本人。

  元朝国力最为强盛时,附属国达到千数,唯有日本不服,于是忽必烈发动大军两次东征日本,结果都是遇到台风,导致功败垂成。

  日本人欣喜若狂,自以为有神灵保佑,谁都不怕。

  国内斗争失败者、无田无产的浪人、低层武士,往往带上部属或结伙成群往沿海跑,肆意抢掠沿海一带,给沿海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损失。

  哪怕已经改朝换代,坐天下的换成了朱元璋,倭寇们也不在意,想干啥干啥。

  明军来了就打,打不过逃往海外,待明军退了再来,或者换个地方接着抢,这么长的海岸线,就不信明军守得过来。

  更严重的是,此时本地海盗、走私商人也加入了倭寇的团伙,或者假冒倭寇抢劫过往船只和沿海百姓。

  换下衣服他们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