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迷惑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迷惑

  伴随着无数“愿降”之声响彻战场,领着骑兵迂回归来的夏侯儒,尽管心中有许多不甘,但终究还是引兵归去。

  虽然戎马数十年,他并不匮乏战死的觉悟与勇气。

  虽然如面对此地的失败,他更愿意领着骑卒杀向正在收降的汉军。

  虽然将所有骑卒都葬送在此地,也无法逆转战局。

  但意气用事,可以一舒胸中的悲愤、可以践行出征前与心腹部将共存亡的誓言;还有用不畏死的决绝让汉军既使是胜了,也是死伤惨重的惨胜。

  他能求仁得仁!

  然而,他是统兵大将,更是魏国节制凉州的督帅。

  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景都要摒弃个人情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做出最恰当的决策。

  汉军攻伐凉州的主力在西平郡,他战死在这里,对时局并无裨益。

  相反,身为凉州督帅,他的死去会让所有士庶、羌胡部落对魏国抵御汉军来袭的结果更加绝望。

  且归去吧。

  权当是画上仕途终点前,自己最后一次从大局出发吧。

  对,他心中已然有了觉悟。

  以众敌寡,且处于守势,却是战损近万士卒的败绩,这种结果雒阳庙堂是不会轻饶了他的。

  哪怕大司马曹真为他请求,也同样保不住。

  倚仗旧日的勤勉及功勋,他的结局不出意外应该是被罢黜、终老于家。

  毕竟今日的夏侯氏已经不同了。

  昔日魏武曹操创业之时,将夏侯氏及曹氏都当成了宗室对待。

  甚至,比曹氏更加器重。

  比如夏侯氏的领军人物夏侯惇,官职一直都在曹仁之上,且是唯一被允许随意进出魏武曹操卧室的人。

  只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源于“魏夺嫡”时的心悸而任人唯亲,也对夏侯氏的重视比曹氏弱了许多。而在如今天子曹叡的眼里,夏侯氏是魏国的元勋,也仅止于元勋。

  固然,造成如此结果,乃是多方面的因素。

  譬如夏侯氏的人才凋零。

  被魏武曹操盛赞的夏侯称早夭,被魏文曹丕器异的夏侯荣战死汉中,还有堪为国之干城的夏侯尚壮年而亡

  有异才者,皆天不假年。

  徒留一群才能尔尔之辈在世,岂能兴盛乎!

  如今自己再被罢黜,恐是让夏侯氏雪上加霜了吧?

  抑或者说,自己被升迁为征西将军、督领凉州兵事,这个结局便是已然可预见的了。

  陇右及萧关失去了以后,凉州便不可守。

  此乃定数!

  区别不过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但疆域之失的责任,总需要人来承担的。

  他就是最适合的那个人。

  毕竟为了内部安稳与魏国的威严,雒阳庙堂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自然,他也有办法化解。

  那就是壮烈战死。

  为自己留下一个才不堪用的身后名之余,也会延续夏侯氏的壮烈之名。且雒阳庙堂为了彰显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