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畏战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畏战

  郭淮乃魏文曹丕的潜邸之臣,转任军职随征汉中张鲁,此后便一直留在魏国的边郡,至今已将近二十载。

  可以说,他是魏国最熟悉西北军务的人。

  但也正是如此,让司马懿觉得他离开庙堂太久了。

  久得在出谋划策的时候,忘记了考虑庙堂的权利纠葛以及他继任雍凉都督才数个月。

  在魏武曹操创业之初,便以谯沛元勋掌军、颍川士人出谋划策镇中枢,一直到击败袁绍雄踞北方得以称公、称王分邦建国,如此权力格局都不曾改变。

  譬如被赞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于禁张辽等人,都长期归谯沛夏侯与曹氏节制;而可参与中枢决策的人选里,颍川士人也占了半数。

  后来,曹丕即位,源于历经过“魏夺嫡”的心悸,开始善待的冀并州士人,让他们逐渐步入权利中枢;还将有宿怨的曹洪罢黜归家等。

  如今曹叡在位,早期的颍川士人与谯沛元勋几乎都凋零殆尽了,不仅让太原孙资守中书令,连镇边节帅都开始委任于非夏侯或曹氏。

  但也正因如此,司马懿才更加谨慎。

  雍凉之地,素来是魏国最动荡的区域,也是戍守兵马最多、最精锐的区域。

  在此区域任职的都督,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曹叡的警觉。

  不是曹叡在怀疑司马懿有异心,而是帝王心术的使然。

  他毕竟不是曹魏宗室出身,自然无法拥有曹叡的绝对信任。

  如在“胜负乃兵家常事”这方面,石亭之战的曹休可当得,开启子午谷之战的曹真亦可有,但若是换成他也有这样的战绩,就绝对会背上丧师辱国的罪名。

  是故,他否了郭淮所谋。

  局部战事一旦开启了,谁都无法断言,是否会引发倾国之战。

  司马懿转来雍凉任职后,就详细分析过巴蜀出兵以来每一场战事的始末,也得出了一个结论:彼逆蜀丞相诸葛亮,凡事谋定而动。

  此番遣魏延督军进凉州,岂会没有预留后手?

  抑或者说,彼诸葛亮乃是见魏国主力皆在关中,觉得势大不可图,便故意分兵往凉州诱魏国出城塞来战。如《孙子兵法》所云诡道,“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此时魏国关中主力败归休整、都督新旧交替,自是无法倾力一战的。

  司马懿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若依郭淮之策而行,获得的利益无法与隐藏的忧患比拟。

  且他奉诏来雍凉之前,还赶赴雒阳与曹叡密谋了一番。

  亦将曹真遗留的谋划推演得更完善了。

  曹真临终前,乃是建议曹叡将凉州当成诱饵,让逆蜀陷入战争泥潭不可拔而魏国的关中主力得到休整时间,以“此消彼长”的时间差重新夺回陇右。

  对此曹叡已然在执行。

  是故,司马懿便顺势此大略的细则完善——他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