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4章 这很简单_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4章这很简单

  皇帝要搞钱?

  苏誉心想,这不正好么?

  虽然他去户部查账的事情,赵成书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

  但有了皇帝的允许后,自然权限会更大。

  要查看一些陈年旧账,也容易得多。

  苏誉回想了一下自己策论的内容,问庆元帝:“陛下是想要问哪一方面的事?”

  庆元帝说:“成立市舶司,进行海上贸易,征收关税这些,你在策论中都写得很是清楚。”

  “朕让底下的人研究了一阵,基本已经确定得差不多了。”

  “但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那便是,海上航行时容易迷失方向。”

  “先前来过我朝的暹罗人就说过,他们在远距离航行时,只能靠着海岸边航行,才能分清方向。”

  “但这样一来,航行速度非常慢,而且大船也容易搁浅。”

  “可若是在深水的地方航行,天气晴朗时,还能勉强根据天上太阳和月亮来定位,可遇上没天气不好,根本无法分清方位。”

  “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了,海上贸易的速度太慢,恐怕赚钱能力会大大降低。”

  “而且你策论上说的那几个近海的国家,我们更加去不了。”

  苏誉的策论上,什么都写好了,甚至连航行路线都有提及。

  但却有一个漏洞。

  这也是庆元帝后面与大臣们商量后才发现的。

  那就是,苏誉不够清楚大周的航行技术。

  他不知道。

  在这个朝代,海上航行基本只能靠有经验的水手分辨方向。

  而且只能走特定的,熟悉的近距离路线。

  而且基本都是贴海岸线航行,才能确保航行安全。

  那些即便知道位置,却没有去过的地方,探路成本太高。

  更不用说会大大拖延贸易的速度,也限制了贸易的范围。

  庆元帝现在急需钱,没有这么多耐心等个三五年才有成果。

  这就等于。

  他们大周准备好了一切东西,最终却发现他们根本没法去到需要进行贸易的国家。

  苏誉听罢,才知道是这个原因。

  他穿越过来的村子不靠海,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知识。

  一直到来京赶考,都没接触过海,看书也基本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理论。

  所以他还真的不知道,大周如今的航海技术如何。

  幸好庆元帝他们也不熟悉。

  所以在看到他策论时,只惊讶于苏誉这个理论和严谨的贸易构造。

  反而忽视了最开始的一步。

  也幸好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然苏誉状元估计得拱手让人了。

  后世的人总认为,古代的科举太死板。

  考试的内容基本没什么用,培养的都是书呆子。

  但苏誉这一路走来,却感觉不是这样的。

  科举选的人,基本是有天分加勤奋的结合体。

  为了保证公平,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和格式。

  但这还不是全部。

  这只是最开始。

  越到后面,便越是要求有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