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0章 纳尔逊的海军梦(中)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怜的霍勒斯到底造了什么孽,这么弱的身体,什么工作不好干,偏偏要去海上遭那份罪。既然这样,就让他来吧。到了海上第一次投入战斗,加农炮弹就会敲掉他的脑袋。你现在就来为他出发做准备吧。”

  在英国海军服役了20多年之后,纳尔逊依然清晰的记得自己独自一人赶往“理智号”战列舰,向上校舰长兼舅舅报道的那一天场景。

  1771年3月初,在英国的查塔姆港,寒风掀起阵阵波浪,冲击着码头,溅起片片浪花。帆船在风浪中颠簸,旅馆的招牌被风吹得嘎嘎作响。

  一位皇家海军上校正沿着海岸走着,突然一位青年走近他。小伙子衣着简朴,但很整洁,流露出一付沉着自信的神情。他没有象这位军官想象的那样,伸出手来讨钱,他只是开口问路:“先生,理智号停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找到它?”

  这位海军上校就是“女王号”战列舰的舰长亚历山大?胡德,而那位年轻人就是前往“理智号”报道的霍雷肖?纳尔逊。此时的皇家海军的“理智号”战列舰和“女王号”战列舰等新近服役的军舰一道停泊于麦德韦河河口。

  此时此刻,胡德上校不曾想到,新来的海军候补生纳尔逊将在20年后成为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可能也是最会惹麻烦的家伙。单单就体质而言,纳尔逊或许是全舰队中最弱的海军候补生。在寒冷的夜晚,瘦弱的小家伙不停地咳嗽,神经衰弱使得他彻夜难眠;加之食欲不振与气虚体弱,纳尔逊时常还会晕船。

  在十八世纪,帆船战舰本身才真正发展成为完善的海上战斗的武器。军舰的轮带动滑轮操纵船舵,改变了过去那种靠人力在整个甲板宽的地方大幅度转舵的笨拙方法,从而提高了军舰的作战机动能力。老式木壳战船因船底附着海洋生物而降低了速度,采用了铜皮包护船壳可阻滞这种海洋生物的附着。

  随着造船工艺的提高,装有纵帆设备的高大的船楼淘汰了。军舰降低了重心,提高了速度,航行得更远。不仅如此,船帆也大大改进。艏部纵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间的支索帆比仅采用横帆航行起来更能吃风。横帆的驱动力因增加了翼帆也得到加强,它由原船帆横杆端向外延伸。满帆时,一艘大型帆船战舰可挂36面帆,以十节的航速波浪前进。

  当然,18世纪军舰最明显的改革之处是在甲板下面安装了一排排威武的大炮。一艘60多米长的军舰,巨大的舰体上下三层安装了多达一百多门大炮,每发炮弹相当于一个人头大。单舷火炮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除普通炮弹外,军舰的火炮还可以发射各种各样的武器:一粒粒滑膛枪子弹大小的葡萄弹,一串串飞啸的链弹、火箭、炙热弹,以及暴雨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