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老朱:弱宋? 狗都不学!_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133章老朱:弱宋?狗都不学!

  真正的治本之道!

  光是这几个字都足以让两人疯狂了!

  毕竟,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标。

  两人,一个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另一个,则是大明的太平储君。

  不管是谁,都跟饱学鸿儒们交流过无数次治国之道了。

  这里所谓的饱学鸿儒,不是只会空谈,不懂实践的读书人。

  是那种真正有本事的先生,譬如朱升、刘基、李善长,乃至于宋濂等等。

  这些人,遍览史书,又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时代变迁、朝代更替。

  从治世到乱世,再从乱世到治世的经历,让他们的学问和眼界都极为高明。

  也因此,他们对于土地兼并的认知,同样十分清醒和深刻。

  平日里在跟老朱父子交流的时候,也经常提醒他们要加强对土地兼并的管控,防止重蹈前朝覆辙。

  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

  朱家父子也会向这些人请教,到底该如何防止土地兼并。

  然而,正如老朱后来所做的那些事情。

  都只能延缓土地兼并,却根本无法治本!

  而那些先生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能告诉老朱的建议,甚至还不如今日朱檀提出来的几个建议来得好。

  这也让朱元璋和朱标都曾经生出过一种绝望的心思。

  这天下,无论怎样防微杜渐,走到尽头,终归是要亡的。

  老朱为此疯狂地修了一遍又一遍皇明祖训,同时,还对大明的百姓进行了极端的人身控制!

  譬如户籍制度、里甲制度、路引制度、海禁政策

  户籍制度规定了百姓父辈从事什么工作,下一代也要继续从事什么工作。

  种地代代种地、制盐的代代制盐、做工匠的一直做工匠、当兵的永远当兵。

  这就是带着一种天真的理想,指望百姓们的结构始终不发生变化,以此来阻止王朝周期律的生效。

  再譬如里甲制度,每110户为一‘里’,每一里由男丁最多的10户出人担任‘里长’,其余100户为编为十‘甲’,每甲10户。十甲为保,设保长。

  严密的基层治理和连坐制度,让各地都不敢收留异乡人,也不会容忍邻居们的不法之事,同样是为了维护基层稳定。

  路引制度和海禁政策的执行,就是为了限制百姓的人身自由。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出现大批活不下去的流民。

  他们手里没有土地,劳力又养不活自己,最终,这些流民就会成为整个王朝的掘墓人!

  朱元璋作为元朝的掘墓人,自然十分清楚流民的威力,所以,也在这上面严防死守。

  但是,尽管制度设计已经严格到近乎变态了。

  朱元璋心里还是清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