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兵发南阳 一更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从南阳跑到了洛阳,将来再从洛阳跑到开封,然后再从开封跑到燕京吗?

  杨嗣昌等人被熊的像狗屎,赶紧给福王解释,说正在调集援兵,来围剿闯贼。

  其实现在杨嗣昌比他们父子还着急十倍。

  因为杨嗣昌现在还接到了确切消息,关外的皇太极已经对明廷的和谈失去了信心,觉得大明根本没有诚意,其实这完全是借口,已经完成了调兵遣将,新的义州也建好了,他找理由悍然关闭了议和的大门。大明朝就是现在再派人来商谈议和的事,他也不答应了,他要诉诸武力。

  命令义州的阿济格统兵8万从西边进攻锦州,皇太极留下代善和济尔哈郎坐镇京师,御驾亲征,带着多尔衮等十万八旗精锐从盛京出发,从北边直插锦州。

  清军分两路近二十万,包括满洲鞑子,蒙古鞑子和汉人八旗,已经兵临城下了。

  明军这边总督师太监高起潜、蓟辽总督洪承畴等赶紧纠集了甘肃、陕西、山西、昌平、蓟辽等几镇总兵,十几万明军屯集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一带,宁锦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紧张的边境,内部张献忠已经跑到四川折腾去了,三边总督郑崇俭,陕西巡抚丁启睿,只好移师四川和四川的兵将对付张献忠。

  另外以老回回马守应为首的革左五营在湖广一带折腾,崇祯皇帝命令大太监卢九德为总督,带着黄得功等一部分京营兵和湖广兵,对付革左五营。

  山东饥民又暴动了,刘泽清也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四面开花,几处都需要兵将,大明朝的精锐全部都被抽调走了,朝廷哪里有援兵可派?

  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也知道现在朝中的兵将是千疮百孔,卫所兵跑去当贼的、被抓住之后又重新当兵的、当兵的战败之后被抓住,又投向贼人的、拥兵自重的、吃空饷的这些乱像如麻。

  他也没法找崇祯皇帝要兵,崇祯皇帝不找他要兵就够了。

  但是面对福王的质问,他这位兵部尚书兼内阁首辅的杨嗣昌,还得恭恭敬敬的回答。

  因为别看他是什么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等这一大摞的帽子,但是在这位福王的面前,杨嗣昌吓死也不敢托大。

  因为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的亲生儿子,在万历皇帝的儿子当中,他排行老三,老大当然是朱常洛,也就是崇祯皇帝的亲生父亲,也就是说,老福王朱常洵是当今皇上崇祯皇帝的亲叔叔。

  别说是亲叔叔,单就人家姓朱,是皇亲国戚,这一点就没人敢惹,他杨嗣昌算什么东西?崇祯皇帝用的时候可以提出来,不用的时候可以放监狱里。他杨嗣昌至多算是这样一类的大臣中的人尖子。

  杨嗣昌很有自知之明,把自己定位的很正确,因此他对老福王和小福王都是毕恭毕敬。

  因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