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正因他比太子更强啊_大唐之千古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李世民还有些迟疑。

  长孙皇后加重语气道:“况且,正因为他身具大才,才应当让他在封地里发挥才华,以此展翅高飞,否则这等才能在长安,反而是会让皇室内乱的不安因素!”

  李世民闻言皱眉沉思,长孙皇后说得理由充分,的确很对。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可是很清楚皇子之间内斗,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所以李渊这样放任皇子们争斗的纵容,在李世民眼里可是反面教材。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在李承乾很小的时候,就坚决的立李承乾为太子,以自身的态度,从根本上最大程度的杜绝皇子争权夺位的内斗发生。

  可事到如今,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了,或许李祐在许多方面比李承乾还要更优秀,那么这份天纵奇才就将变成沉重的威胁,也是皇室内乱的最大不安因素!

  “虽然话是有些道理,但阳杰他也完全可以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才,好好辅佐高明啊!”李世民忽然眼神一清,“否则阳杰都为朕排忧解难这么多次了,朕这么做岂不是让他心寒!”

  长孙皇后听得心里一紧张,但她也不愧是留下“贤后”美名的能人,镇定道:“陛下此言差矣,想必楚王李祐这般聪慧,定然是能了解到陛下此举的苦心的。”

  “可是……”

  长孙皇后用嘴唇堵住了李世民的话,此时只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枕边人的功效了,否则实在难以成310功劝说李世民,毕竟李世民并非是毫无主见之人。

  “陛下,就算您将楚王李祐调去封地,也不过是避避风头,让最近他的大出风头所挑起的混乱征兆平息一番,然后何时让他回长安,还不都是陛下您的一句话吗?”

  在长孙皇后的重重攻势下,再结合白天时重臣们的谏言,李世民终于点了点头:“这倒是,观音婢说的有理。”

  长孙皇后见状内心一笑,等到楚王李祐离开长安之后,想什么时候回来,还真的是遥遥无期。

  因为到时候太子派和越王派的大臣们可不是吃素的,必然能在每次李世民起意召回李祐时,都用各种理由谏言反对,让李祐回长安的时间一拖再拖,不断延后直到永远!

  虽说长孙皇后堪称贤后,但终究还是逃不过一片母爱的爱子之心,此次被李泰恳求,也不禁心软了下来。

  况且这并非是造谣污蔑,而是确实有这礼法制度,因此长孙皇后这么吹起枕边风来,可谓是毫无心理压力!。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