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章 前期准备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打算找两个三十多岁、形象姣好、干活干净利索的,可是来应聘的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的家庭妇女,形象暂且不论,主要都是蒙族人,汉话不流利,还不认识汉字。除了这些还不能上全天班,晚上五点得回家做饭,有的还得接孙子。

  这当然不能用。

  最后通过巴特在库伦找了两个三十多岁的蒙族女子,离婚的,没啥拘绊,能在这住,也很喜欢这份工作,才得以解决。两个人一个叫乌兰,一个叫塔娜,汉语说得不太流利,能够正常交流。干活也更干净利索。

  俩人在穿衣打扮上和汉族人没什么区别,塔娜比较前卫,乌兰庄重一些。

  酒店的服务员和传菜生年不能招年龄太大的,可是年轻人很难招,来应聘的都是将近四十岁的女的,最年轻的三十岁,二十多岁的根本没有。

  蒙餐包师傅说街里饭店也大都如此,就是有小姑娘也都是家在街里的,离饭店不远,家里大人能放心些。来这里工作离家远,晚上下班天黑,小姑娘不敢一个人回去。在这住的话家里人也不放心,甚至不让。如果让的话就允许孩子去外地打工了,不至于留在家里。

  没办法,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挑形象好的、年轻的、会写字能开菜单能用点菜宝的招。最后招了五个三十多岁的女服务员和两个传菜员,传菜员也是女的,四十岁左右,形象不好但体格好,能干活。小小子压根儿没招上来。

  自从我们的国家进入到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之后,八几年开始计划生育的那一代人开始成为年轻人的主力军,其中有着九零后。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迅速,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过上了好日子。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老话成功的被打破,七十岁不再是一道坎儿,而是正常现象。八十、九十岁的老人逐渐增多,并且健健康康,就连百岁老人也不在少数。

  成长起来的八零、九零后不像七零后人那么密实,同时城市里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农村出来的孩子到城里打工,饭店、建筑队不再是唯一选择。可以选择的行业很多,机会也很多。像售楼处、理发店、美容院、工厂、药店等等,这些地方不比饭店挣得少,并且比饭店轻快,大部分孩子都愿意到那去。

  饮食服务业能够容易招到年轻小姑娘小小子的场所也有,比如歌厅、洗浴中心、酒吧、清吧等,这些地方年轻人爱去,一是自由,管的不严,二是那地方能玩,比较享受。

  从一零年开始,饭店服务员开始进入大龄化,转入服务大姐和服务大嫂阶段,平均年龄在三十岁以上,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服务员、传菜生有了,吧台是袁姐的一个远房表妹。还差一个经理和一个领班,实在有点难招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