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6章 麻沸散和盲肠手术(第2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墨的《经济学》开始只是印出了一千份,官员们并不能做到人手一份。

  所谓上行下效,上面的大佬都说好的书,下面肯定要打破脑袋来读,否则和上级交流的时候,如何讨好?

  抛去这个原因,秦墨的《经济学》被赞为经世济民之学,更是让官员和士子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谁不想学到精深的学问,谁不想习得治国安邦之策,得到君王抬举。

  经世济民之学何等高深,若无名师传授,如何能够学到,秦墨把这学问弄出来,对普通官员和士子而言不异于天上掉馅饼。

  于是购书中心的大门被士子挤爆了,印刷速度根本跟不上,官员和士子们不是一本一本的购买,而是一堆一堆的购买,谁没几个亲朋好友,此书拿来送人却是再合适不过的礼物。

  对此,秦墨自然是喜闻乐见。

  《经济学》能够如此盛行,除了这本书的内容确实是了不得,还有大唐此时民风开放有关,包容性强有关,若是放到明清,朱程理学盛行的时代,只怕被当成异端。

  也幸好是大唐,不过如果是明清,秦墨也不会花那么多精力来做这些无用功,他会直接打造一直现代化的军队,造反,建立他所要的盛世。

  这几日,不但是魏征和戴胄,就连老阴货,房玄龄,杜如晦也前来讨教不懂之处,秦墨自然是一一解答。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这本书必定会由长安往周围扩散,不出半年,必定会流行到整个大唐,从而时刻影响到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在封建时代,诸书立说乃是大家才能够有的待遇。

  《经济学》给秦墨带来了巨大的名气,之前的发明和中科院虽然也能令秦墨名声大燥,但大唐的读书人还是把秦墨当成了非主流。

  科技被别人当成工匠之学,是旁门左道,不入流,但《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乃是治国良策,谁敢轻视。

  现在凭着《经济学》的重大影响力,才算是正是跨入主流的圈子,得到认可。

  除了经济学,秦墨卖酒大业也正是进入了正轨。

  太白仙酒,他已经说了是万贯一瓶,而且一年只出十瓶,自然不会食言,于是只有千贯一瓶的烧刀子了。

  千贯一瓶,大唐的勋贵富人完全能够消费得起,在招呼贵客的时候都会买一瓶。

  至于李二这个臭不要脸的,只喝万贯一瓶的,而且不给钱。

  除了卖酒,玻璃的制品也开始少量在长安开始流行,当然价格是十分昂贵的。

  至此,秦墨不会再缺钱了。

  秦府。

  温室大棚已经盖好了,秦墨指挥着秦家的农户在温室大棚里运送菜苗。

  青瓜,白菜,豆角,西红柿,菜花,卷心菜,西红柿,玉米,土豆,番薯......

  秦墨把现代有的蔬菜都弄来了,此前已经在城外的封地里栽下了,目的就是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