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 高昌国的命运(第2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秦墨的话,李二迟疑了。

  他早就知道秦墨是一个极端的战争狂魔,看见什么好的东西都要划拉到自己的盘子里。

  李二自然也想把好东西都划拉到自己的盘子里,但是他是皇帝,可不能为为所欲为,否则到时候史书上怎么写?

  看到李二迟疑,秦墨继续道,“棉布,也就是白叠布,陛下可曾用过?与麻布相比如何?”

  李二点头,“白叠布比麻布好用许多。”

  白叠布从高昌运来,价格比绸缎还要贵,就算是李二也没有大量的使用。

  秦墨道,“白叠布能够大规模的生产,陛下且莫小看棉花对大唐的重要性,治国说起来复杂,但不外乎衣食住行,只要能够让百姓吃饱穿暖,大唐“零八三”的江山就能够永固。”

  大唐的百姓对住行的要求不高,所以关键是要满足他们有饭足,有衣穿。

  对于这点李二是赞同的,经过《经济学》的熏陶,李二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不懂经济理论的土鳖了。

  而且即使没有看过《经济学》,李二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衣食的重要性,他也是知道的。

  “没有理由,如何能够随便对其他国家进行征讨?朝中大臣如何会答应?”李二明显心动了。

  秦墨笑道,“高昌国勾结突厥阻塞商路,这条理由充不充份?”

  历史上,高昌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灭国。

  高昌国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吐鲁番,那是中华国土,穿越来之后,秦墨自然要将其收回来。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李二有意征伐高昌,何愁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况且高昌确实和突厥勾勾搭搭,大唐要攻打它简直是名正言顺。

  秦墨最讨厌的就是反骨仔,即使没有棉花这档子事,也会鼓动李二对高昌用兵。

  “林邑盛产粮食,高昌啥盛产棉花,乃是两大必征之地。”秦墨道,“即使是高句丽的重要性也没有他们大,林邑让百姓吃饱肚子,高昌让百姓有衣穿,若是不征,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李二沉吟道,“可否先从高昌国购买种子,先行在大唐试种?”

  秦墨道,“棉花可以制成棉衣棉被,可是布匹呢?唯有高昌才能用棉花织布。”

  为了说服李二,秦墨决定棉花织布的技术还是暂时不公开为好。

  李二心心念念的要去征伐高句丽,只怕一切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林邑和高昌不过是撮尔小国,旦夕可下。”秦墨继续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李二,“高句丽可没有那么容易打,虽然大炮攻城容易,可是野战里,大唐还是要硬碰硬,有了林邑的粮食和高昌的棉花,就算是战争持续,也不会对大唐的国力有损。”

  酣睡之榻岂容他人高卧,李二要打高句丽,除了要证明自己比杨广强,成全自己的千古一帝之名外,更有高句丽趁着中原内乱侵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