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节 大题_官道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评价也是极高,称其视野胸襟都远超出一般人,对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视角也是独到,不仅仅停留于一般的地方干部,他虽然也对陆为民很看好,但是对中*组部相关领导如此评价还是有些觉得拔高了,但是就这么一会儿,就这么一句话,高立文觉得陆为民这家伙还真的是非比寻常。

  要把沪上和深圳作为蓝岛的榜样,沪上不说了,全中国的经济中心,其地位岂是蓝岛可以撼动的?

  深圳,那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其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体现,而更重要的是创新机制和营商环境的绝对优势,从一个小渔村走到今天仅次于京沪穗三市的第四极,而且还是在广州的挤压之下,这就是典型的草根崛起造就的神迹。

  蓝岛虽然地位特殊,但是要说和沪上和深圳比,却又不在一个层面上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无数人想过,但是却没有人敢真的提出来,现在陆为民却挑破了这个禁忌,这也意味着陆为民在这个蓝岛市委书记上的目标就是本着沪上和深圳而去的。

  “为民,你这个提法可有些骇人听闻啊。”高立文没有正面评价,只是这么说了一句。

  “立文书记,我知道,这么提,肯定会有不少人说咱们蓝岛是不自量力,或者就是好高骛远,但我不这样看。”陆为民此时已经沉下心来,“沪上一百多年前也就是一个小渔村,而深圳三十年前也是一个小渔村,但是这两地都抓住了机遇而崛起,沪上是抓住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而国外资本需要在中国内陆地区寻找一个桥头堡,而依托长江可以横贯东西,长江之尾的沪上自然就成了最好选项,而伴随着国外资本的涌入,而沪上又依托联通内陆地区的优势,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的明珠;同样深圳也是如此,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潮头,利用体制创新和政策实验先行的这一历史机遇,使得这个小渔村能够从群雄围剿中脱颖而出,如果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蓝岛和沪上/深圳差距究竟在哪方面?”

  陆为民问得很直接。

  “论海陆运输优势,或许蓝岛略逊于沪上,但是绝对强于深圳,论腹地广阔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基础,半岛经济区比长三角和珠三角略逊,但是那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拉开这个距离的,论人力资源/矿产资源/教育水准/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起来,蓝岛可能比沪上略逊,但是我认为是高于深圳的,但是为什么深圳能力压蓝岛,而且还把蓝岛甩出一大截来?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因素还是机遇和体制政策的问题。”

  陆为民的话赢得了高立文的点头认同。

  “深圳赶上了改革开放大潮这一特殊机遇,同时中央赋予了它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特殊地位,使得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