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0章两位先生何不身体力行?_大明之太孙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前出言,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原位之上。

  因为,还有一道来自龙椅之上的锐利目光,死死盯着自己!

  父皇,心动了!

  呵,自己还能说什么?

  朱雄英好整以暇地扫了一眼便宜老爹,而后对十三郎使了个眼色,后这里立马会意,当即出列朗声喝道:“父皇,雄英所言不无道理,即便儿臣远在北疆,也对齐先生的贤名有所耳闻,不少百姓更是交口称赞,盛赞其与黄子澄、方孝孺为当朝三君子!”

  “若是齐先生孤身坐镇岭北,儿臣恐先生力有不逮,故而儿臣提议超擢齐泰、方孝孺为左右布政使,黄子澄为提刑按察使,有此三君子坐镇,岭北自此无忧矣!”

  太子爷:“!!!”

  满朝文武:“!!!”

  狠!

  真狠啊!

  这两个小王八蛋,下手是真狠啊!

  此三人皆是太子殿下一手提拔的当朝红人,正与太子殿下共同致力于发展民生,推行仁政,现在却是被这两个小王八蛋架在了火上烤,极有可能被发配去岭北!

  最妙的地方在于,此三人虽的确颇有贤名,但官职却是无足轻重,不比沈溍、赵勉等朝堂重臣,任命他们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的确确就是超擢,真是皇恩浩荡,祖坟冒烟了!

  即便是太子殿下,也挑不出半点错来!

  这一手当真是玩的漂亮!

  满朝文武尽皆感慨不已地望着那两道稚嫩身影,有些慨叹,有些钦佩。

  这两个小王八蛋,终于成长到了这一步啊!

  太祖爷深深地看了一眼满脸铁青的爱子,又扫了一眼跪倒在地的朱雄英与十三郎,嘴角泛起了戏谑笑意。

  “齐泰,黄子澄,你二人意下如何?”

  或许二人心中有百般委屈与愤怒,想要拒绝这个苦命的差事,但当朱雄英再次开口,二人却是彻底面如死灰。

  “齐先生,黄先生,孤闻儒学讲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位先生之德行名扬天下,故而得以步入朝堂,以期治国平天下,但孤想问,二位先生对‘格物致知’有何看法?”

  “换而言之,二位先生去过北疆吗?出过塞吗?见过蒙古鞑子吗?甚至与之浴血厮杀过吗?”

  齐黄二人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他们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学经义,先贤圣言,哪里有功夫出塞砍鞑子去?

  别说他们,这方朝堂之上,除了傅友德等武夫丘八之外,这些文臣士大夫,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却是一个比一个茫然不解。

  先前还满脸笑容的太孙殿下却是变了脸色,满脸铁青地怒喝道:“那尔等有什么资格,站在这方朝堂之上,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你们……配吗?”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一众文臣尽皆变了脸色,神情不悦地看着这位太孙殿下。

  方才他说的那句话,打击面可是有些大了啊!

  总不能让我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子书生,放下手中的经义典籍,跑去塞外砍鞑子去吧?

  朱雄英见状冷笑一声,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中,缓缓脱去了十三郎的上衣,引起了阵阵惊呼。

  群臣只见,威震天下的朱寿将军,那健硕的身体之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伤痕,甚至有些地方深可见骨!

  这怎么可能?

  他可是当今天子的十三子啊!

  这些伤痕……

  “诸位觉得,代王身上这些伤痕从何而来?诸位以为,朱寿将军的赫赫战功从何而来?”

  “大明帝国是无数热血儿郎抛头颅洒热血,硬生生地杀出来的,不是靠的尔等口中的仁义道德,而是靠的将士们的遍地尸骨!”

  “没人喜欢战争,没人喜欢丧命,但强敌仇寇在前,儿郎们只能壮烈牺牲,用血肉之躯捍卫泱泱大明!”

  “这才是家国大义,这才是忠君爱国,这才是仁人志士!”

  “眼下朝廷有难,齐先生与黄先生一向忧心江山社稷,难道还比不上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丘八,为国尽忠吗?”

  最后这句话,才算是彻底堵死了二人的诸般借口,与所有退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