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风波止_正经的公子增加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给清惠和诸位高僧赔罪了,今后宋某一定严加约束宋阀子弟,定然不会再有这种事情。”

  除非佛门又找茬。

  这就是说,只要佛门不再拿他儿子说事,那这事就到此为止了。

  谷彪/span虽然也没说释放僧人,也没说归还田产,但这是天刀,是名义上的镇南公,实际上的岭南王,能这样已经很给面子了。

  一场风波,随着佛门偃旗息鼓,逐渐消弭。

  而宋缺又广邀诸多英雄,开拜师宴,说儿子已经被一尘子道长收做记名弟子、俗家弟子。

  佛门和魔门各有龌龊,反而是什么都没做的道门,莫名其妙的天上掉下块馅饼来,还不凉不热,掉进嘴里直接吃,简直让人无语。

  好在道门亦是武林正道,而且颇为松散,崇尚无为,道门也没什么反应,没人惦记着来岭南讨一杯羹吃。

  而道门魁首、中原第一高手、大宗师宁道奇,又与慈航静斋交好,佛门也不是不能接受。

  转眼三年,宋师道天生聪慧,却并不显妖异,只是如同四五岁孩童那般,能够记事,开始读书识字启蒙,也没对佛经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或是对和尚尼姑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梵清惠又来了一次,见小家伙乖乖的,甚是可爱,却对她颇为冷淡,而这次再送他佛珠手串,他也没甚么特别的反应。

  梵清惠不由得怀疑,这孩子分明聪慧异常,却对佛法没有半点亲切,这是宋缺让道士给这孩子整天念道德经,却没有整日佛法熏陶,因此影响了宿慧觉醒。

  她却不知道,她离开后,宋缺问他儿子,为什么不喜欢梵清惠,小家伙眨眨眼,说是光头姨姨先不喜欢他,宋缺哈哈大笑。

  这一年,宋师道五岁,梵清惠再来,见他长得像是七八岁孩子,随宋缺练武,已经初生内息,不由暗叹,高僧转世宿慧,却有天命而无机缘,偏偏生成宋缺的儿子,佛门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让宋缺动摇。

  若是南朝陈时,佛门还能利用一下陈后主,但现在……

  “宋兄,杨坚这两年,再无开皇之治的贤明,任用宵小,迫害忠良,践踏律法,长此以往,刚有大治之象的大隋,国将不国啊。”

  但主要还是杨坚不再与佛门互相利用,稳定局势之后,同样看出佛门的危害,吸纳僧人,不诞子嗣,不交赋税,寺庙各个肥的流油,听说静念禅院用纯铜筑了个殿院,杨坚不讨厌你们讨厌谁?

  但杨坚确实开始丧失雄心大志,贪图安逸享乐,逐渐骄奢淫逸了。

  但那普六茹的蛮夷朝廷,与他宋阀何干?

  宋缺是会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百姓。

  但他也会偷着乐。

  “宋兄,太子杨勇性情宽厚,颇具人主之相,却越发受到杨坚排斥忌惮,这样下去,东宫之位定将不稳。”

  宋缺心说你跟我说这个干嘛?让我这个外臣为杨勇背书?我今天说,他明天就死的不明不白。

  但宋缺这时候却装糊涂,他知道梵清惠要说的不是杨勇,而是晋王杨广,杨广这时已经与魔门搭上线了,暗中得到了许多支持。

  魔门行事作风极端,却正符合杨广的作风,为了谋求九五之位,为了打压佛门,双方一拍即合。

  佛门已被杨坚打压了数年,梵清惠此时本已经想以退为进,坐看大隋自乱了。

  但因宋师道而见过宋缺,她却想要再努力一下,不求力挽狂澜,至少也要制衡一下魔门。

  她不求多一个盟友,却希望魔门多一个敌人。

  “清惠,作为好友,宋某想要劝你一句,朝堂纷争,实在不合适出家人参与,没得染了心境,坏了修行,你可要三思慎重啊。”

  但终究,宋缺与她一样,为了宏愿执着无悔,心硬如铁。

  意如刀。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