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易青体会了郭德刚的苦_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答应了一声去了,很快活动中心大门口就立上了售票处的牌子,渐渐的也有人买票进场,只是不多。

  易青见状,赶紧骑车回家,挨家挨户的敲门,门一开拉住对方就是一句:“赶紧的,帮个忙,京台职工活动中心,这是地址,帮我们当个观众!”

  易青搬过来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是他这人跟谁都聊得来,街坊邻居处的都不错,平时下班回来,谁家要是有个力气活什么的,只要找他,肯定帮忙。

  人缘好,自然帮忙的就多,很快就让易青召集了一百多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的到了拍摄现场。

  带人进场之前,易青还不往叮嘱了一番,不能说话只能笑,另外不能跟任何说是没买票进来的,不然的话,之前买票进场的还不得造反啊!

  等易青带人进来,观众席上已经零零星星的坐了十几位观众,也就是说真正买票进来的,也就比演员多那么几个。

  看起来这第一天的盒饭钱是赚不回来了。

  接过临时客串售票员递过来的十几块钱,易青突然想起了后来大红大紫的郭德刚,那哥们儿闯荡京城,创立德芸社的初期,大概也就是现在这样了。

  易青还记得他看过一个郭德刚的采访,老郭在里面说,德芸社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为了拉观众进场,就跟旧社会走街串巷要饭的一样,几个人站在门口打快板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最惨的时候,台下只有一个观众,台上演个对口都能在人数上实现压倒性的优势,一天三场演下来,都不够饭前,就更别说剧场的租赁费用了。

  苦熬了七八年,这才终于熬出头。

  易青感叹了一声,他现在终于理解了老郭的苦,就是不知道他们这个小剧场什么时候才能红。

  前世瑛达拍《我爱我家》的时候,他作为导演在业内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另外主创演员,一个个在圈里也都是角儿,属于观众肯花钱买票去看的熟脸,自然不用愁这种事。

  易青他们就不行了,在第一季播出之前,他们这个组里,除了陈墙老师之外,其他的都是新人,没有半点票房号召力的那种。

  想要吸引观众,就只能靠口碑。

  人家看的有意思,自然愿意来,而且也愿意免费帮着他们宣传,否则的话,就等着凉凉吧。

  “票没卖出去几张吧?”

  易青刚坐下,就听见旁边的赵保刚说了一句。

  “不着急,慢慢来,咱们这个戏又不是靠买票才能拍的,实在不行,就真像向老冯说的那样,让大家免费进来看,每天的盒饭钱我管。”

  赵保刚他们都知道易青有钱,没钱能住那么大,还特么带花园的房子,一副地主老财的做派。

  “就等你这句话了。”

  易青没好气的说:“我特么到底是制片主任,还是大管家啊!放心,饿不着你,我已经让小崔去订了,你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赵保刚抬手看了眼手表:“差不多了,八点半准时开始。”

  易青听了,又去演员那边转了一下,今天这场大戏,他们的表现才是关键,虽然之前已经开过无数次会,分析过无数次的人物,可是不在镜头前面晃一下,谁也不知道究竟怎么样。

  “宋姐!待会儿第一场,可就全都看你了。”

  如果说男演员里面,陈墙老师是当之无愧的男一号,那么女演员里面,宋单单就是关键了,她演的何平身上的戏剧冲突,喜剧效果是最为突出的,她要是支棱不起来,别人再怎么搭,也是白费。

  宋单单深吸了一口气,要说不紧张,那肯定是瞎话,这可是她人生当中第一次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演戏,而且演的还是一个和她有着不小年龄差距的喜剧人物,最开始接触到这个人物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表现。

  不过练习了这么长时间,再加上不间断的分析会,到如今何平这个人物差不多已经快要长在她的身上了。

  “放心,保准一个碰头彩!”

  碰头彩?

  易青暗道:但愿不会碰的头破血流!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