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主旋律电影商业化_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战狼》之后,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由此,动作、犯.罪、战争等各类题材都开始被融入主旋律电影的内容库,对于观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主旋律电影变得好看、过瘾了。

  同时,原本严肃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再是那些作为老前辈的特型演员主打天下,开始拥有更多的当红明星参与进来,有顶尖制作团队创作拍摄,也有了不断升级的投资金额,主旋律电影向着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明星都投入到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和演绎中去,电影使用明星来吸引观众是常用战略,但是大量明星来主演主旋律电影则是商业化之后形成的常态。

  毫无疑问,主旋律电影与明星合作是一种双赢选择,对观众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从2009年的影片《建国大业》起,主旋律电影开始使用明星,而到2017年的《建军大业》,则更进一步使用了更多的青年演员。

  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电影进入新世代之后,青年观众逐渐成为了文化消费的主力军。

  主旋律电影想要拥有市场,就必须紧跟市场动态,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制作和传播的全产业链中注重年轻人的喜好和态度。

  可以说,后来的主旋律电影在这一点上,做了很好的转型和升级。

  再有就是,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高的制作团队加盟主旋律电影,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震撼的视觉体验。

  《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中的战争和暴力场面,需要大量的视觉特效与电影制作技术的支撑,还有《八佰》在拍摄手法上,全程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呈现出震撼视觉的战争场面。

  有明星,就有市场号召力,制作上肯加大投入,自然在电影的整体视听感受上,就会呈现出不一样,更加吸引人的东西。

  这些东西做好了,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主动的走进电影院,中国电影的市场,也就自然而然的会越来越好。

  这也是为什么,易青当初要和孟石,韩三爷提出中国电影大片计划的原因,只有优秀的电影才能吸引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其他的一切,都是瞎扯。

  如今大片已经拍了两部,《英雄》和《十面埋伏》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易青已经在电影里加入了很多民族元素,但归根结底的,这两部电影,还是没能走出好莱坞核心电影的价值取向。

  所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拍一部完全中国式的商业大片,与其说是将商业元素添加到主旋律电影当中去,倒不如说是,易青打算在商业大片当中,赋予主旋律的时代价值。

  赵保刚本身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但是,每次面对易青的时候,总是他最先败下阵来,这次自然也是一样。

  虽然还是有点儿摸不着头绪,但至少,赵保刚的心里,已经不再抵触了。

  “那你打算拍个什么啊!?”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