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七章 曹操伐辽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210年,大宋开元八年这一年的主旋律就是战争!

  去年冬天辽、金扣关,让大宋北方边境线一片战火纷飞。

  也是在这样环境下,更加促进了华夏同盟。

  当时还未开战荀攸和司马懿作为曹魏代表来到寿春,三方会谈十分的融洽。

  曹老板本就和暹罗交好,如今暹罗和大宋结盟也没搞小动作,反而把曹魏拉入了联盟,这让曹老板安心很多。

  加上曹老板也担心辽和金的同盟,两家稳固同盟必定阻碍他复仇的难度。

  三方会盟基本把框架搭建了起来,吸引两方的当然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同盟后的贸易经济。

  就在三方会谈如火如荼的时候,辽、金扣关陆衡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

  荀攸和司马懿都看出了其中的战机立刻返回曹魏,而乐和则是继续留在大宋。

  乐和要看看这个邻居到底有多强大!

  曹老板在高原也收到了辽国大规模动兵的消息,更早的在观望辽国入侵大宋的情况!

  这一刻曹老板的内心是复杂的,既希望大宋顶不住,又希望大宋能够顶住这次攻击。

  希望陆衡的大宋顶不住这次袭击,自然会让同盟的地位更加提高,曹操还更有回到中土的机会。

  但是曹老板也看到华夏百姓刚刚安定,不想在让华夏大地深受游牧民族的屠戮,曹老板又希望大宋这次狠狠打击草原人的气焰。

  总之曹老板非常复杂的心情下,下令准备备战一切观望大宋和辽、金的战局。

  时间推移到今年过完年,荀攸和司马懿紧赶慢赶的回到廓州,曹老板还问询二人战局将会如何?

  司马懿的回答是:“宋无碍!”

  而荀攸的回答是:“君臣一心、御驾亲征、宋境国内百姓群情激昂,宋必胜!”

  荀攸和司马懿亲自走了一次大宋,看法完全不同。

  司马懿看到的是大宋军、政体系完善,新政的全面实施让整个大宋的利益链都捆绑在天子手中。

  所以司马懿眼中陆衡的大宋根本没有外来人发挥的平台,老一辈还没老去、新一代的人才已经发展起来。

  他司马懿要么不做,要么就做领头那个!

  换句话来说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而荀攸同样看到大宋的一切,却从不同势力角度在看,认为大宋只能交好趁着华夏联盟,能够结交成为友好邻邦。

  同时荀攸认为必须要增强曹魏的实力,自古只有自强才能获得盟友的认同,只有强强联合而没强弱联合,这不止是草原人的信条而是全人类的信条。

  曹老板与司马懿、荀攸聊了许多大宋的事情,从能看到的民生、政策、民族、新政等等了解这盟友的一切。

  特别是对于大宋的新政非常感兴趣,找来陈群、程昱、满宠、毛阶等人商讨新政的事情。

  曹老板勾画自己的新政先不提,随着情报传来大宋灭萧挞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