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一章 辽军改制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喜(尚可喜),则是被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以百户之身,授予镇江军中军官一职,地位非常。

  可即使是这样,熊廷弼和毛文龙的两面夹攻,还是没有太大的成效。

  老奴狡猾至极,以当年明军所修的军卫所和兵备堡为据点,派遣驻军严防死守,根本无法像从前一样深入腹地。

  持续了短短不到半月时间,便只得作罢,不约而同的撤回了军队。

  ……

  ……

  沈阳城中

  “台台,这种小打小闹根本就没有作用,以末将之见,如非打不可,还不如台台上奏疏请示陛下,出动大军打一场大的。”

  “到时末将愿为前锋,冲锋陷阵,必败老奴。”

  祖大寿作为曾经辽东的将门,且在将门之中具备不俗的实力和地位。

  因为站队正确而没有被朱由校清算,还升任了参将一职,可谓是捞取了极大的好处,现在的祖家完全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了。

  年轻气盛的他,现在满脑子只想着如何杀敌立功,捞取军功在往上一步,与那个原本的投资大师和军阀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然熊廷弼向来主张的就是防守,因此祖大寿的建议和请求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现在的辽军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可熊廷弼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在野战中击败悍勇的建奴。

  尤其是他们的重甲步兵,一直以来都是他最为头痛的,辽军装备的那些劣质粗糙火器,杀伤力实在是有限。

  而威力足够的火炮,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极难发挥作用,尤其还是那种丛林密布的深山老林,光是运输就难到了他。

  “行了,你们也不必请战了,就算本官同意了,陛下也不会准许的。”

  “把外围的兵力都收缩回来吧,没有了粮食人口供他们抢掠,老奴不会在空耗兵力进入辽地的。”

  当务之急,就是封锁合围之事务必落实到位,以及沈阳城的修缮和城防加固。

  还有军队操练以及编制一事,也是重中之重,熊廷弼也一直在努力建设中。

  为避免再出现家丁队这种私兵性质的问题,朱由校和熊廷弼进行书信沟通之后,大刀阔斧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首先就是军饷问题,以后严禁由所部将领领取发放,将领不允许过问士卒的军饷。

  他效仿羽林军的制度,设立了后勤司衙门,由后勤司衙门按照职位和军功,依次发放于本人。

  后勤司衙门的人员,大多招募的都是将士的亲属,归属于经略衙门直接统管。

  找到这么一批人可是费了好大的神,这些底层将士的亲属,大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熊廷弼不得已在自己的幕僚之中选出一些人来,负责计算和统筹工作。

  锦衣卫的人员则在里面担任官员,负责监督以及核对,彻底杜绝克扣和私吞军饷赏银等问题,刚好三级分立。

  这一制度可是在军中激起了千层浪,底层的士卒无不拍手叫好,可那些领军的将领,以及把总百户等这些军官,气的那是一个咬牙切齿。

  一个个的恨不得把熊廷弼给活剐了,他们甚至还在读书人那里学了一套,搞了个联名上书,制造压力,迫使熊廷弼废除这一制度。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