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磅来袭_大明完美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要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因此和朝堂上的官员爆发了政治搏斗。

  众所周知,朱元璋和朱棣两个都是狠人,他们在的时候文官被压的连口气都喘不上来。

  可在他们死了之后呢?后继之君根本不具备他们那样的能力。

  因此只能不断的放权和妥协于文官,渐渐的皇权势微,文官崛起。

  明仁宗是典型的无为而治之君,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但是守江山可以。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想搞事,但是没有能力,被文官耍的团团转。(他可没有上战场打过仗,不要被营销号和影视剧给洗脑了)

  他唯一的两次亲征,一个是征汉王,但是还没打汉王就投降了。

  还有一次是巡边的时候和蒙古人打了一场几千人的遭遇战,连记载都少得可怜。

  我朱寿大将军可是记载亲手杀过蒙古人的。

  而最为主要的原因,则是朱祁镇极为的时候年龄太小,不能亲政,导致大权旁落。

  内阁和文官乘机做大,巧取豪夺许多的权力。

  等他几年后亲政的时候,大明朝堂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官要抢权,朱祁镇也要收权,斗争至此爆发。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正统年间明朝都发生了些什么事(这里只说大事,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就算了)。

  朱祁镇大概是正统四年到五年这个时间点亲征的,因此就从正统四年开始盘算。

  正统四年,云南麓川宣慰司(现在的缅甸)思任发和思机发父子叛乱,第一次麓川之战开打。

  短暂平定之后,又在正统六年、七年、十三年相继叛乱。

  整个缅甸中北部以及云南南部被打成废墟,明军每次平叛的军队都不低于八万。

  这里着重讲一下十三年的麓川之战,这一战明军出动了十二万人,誓要彻底平定云南。(明英宗从京营中抽调了三万增援)

  这是第一场大战事,全程都是明英宗负责统筹和制定战略。(当时的内阁是反对出兵平叛的)

  正统九年,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爆发大规模起义,主要关键领导人分别是邓茂七和叶宗留。(本书中邓茂七和叶宗留是真实存在的,我借鉴一下,然后稍作改编,包括杨洪也是)

  这一场起义持续了很久,史书原文记载是,东南五省震动,国朝大乱。

  后世史学家中有人评价,这场起义第一次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因为规模真的很大,比崇祯初年大多了。

  明英宗从各地以及京营中调集十多万大军,打了两年多才堪堪控制住。(其中京营抽调了两万,史书原文记载,不信自己去看明实录和国榷这些)

  这十几万大军在东南平乱驻扎了很久,一直到景泰年间才抽走了主力支援京师。

  正统十三年前后,湖广爆发大规模苗乱,明英宗又调兵南下平乱。(京营又调三万)(已经八万了啊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