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三章 平辽方略,百姓心声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都有?杂家在京师却未听过。”方正化想了一下,摇头道:“或许是杂家久居宫廷,外间走动不多。也或许是名声不显。”

  老何呀,我这可给你免费推广,直播扬名啦!至于能不能被天子所闻,能不能在京城坐大,就看天意吧!

  郭大靖其实也没说假话,他们现在吃涮羊肉,可没舍得用铜来打造火锅,就是炭火炉上坐铁盆,中间加上隔挡,形似鸳鸯火锅。

  新颖之处还在于是小火锅,一人一个,自己想吃啥涮啥,不和别人一起搅弄。

  “烈酒配辣锅,过瘾。”刘奇士流着汗,嘴里咝咝哈哈,却是一脸的满足享受。

  刘兴祚也吃得酣畅,因为这次比上次弄得更丰盛。他却不知道,郭大靖平日就搜集食材,空间内的更多。

  一名亲兵捧着盘子入内,把烤得香气扑鼻的羊肉串摆在了桌上。

  “方公公请品尝,这也是‘来顺’传下来的做法。”郭大靖伸手相请,笑着说道:“东江镇条件艰苦,若不是公公解来赏功银,哪吃得上这羊肉?”

  刘兴祚生怕郭大靖又揭朝廷的短处,让方正化不悦,赶忙补充道:“僻处海外,采买就很困难。现下有了金州,善加经营,又有方公公向朝廷进言,会越来越好的。”

  方正化颌首道:“杂家虽然人微言轻,可也会为东江镇军民谋些好处。打仗嘛,少不了军械物资,杂家会上奏朝廷,由登镇多加拔付。”

  郭大靖目光一闪,淡淡地笑道:“方公公,您可知这漂没?”

  刘兴祚无奈地垂下头,得,白给转圜啦,这家伙又提起这事情,是嫌东江镇得罪的文官还不够多吗?

  方正化略有些奇怪地看着郭大靖,说道:“杂家当然知道漂没,乃是路上运输出现意外的损耗。不仅边关有漂没,漕运中的漂没,更加惊人。”

  “原来如此。”郭大靖拱了拱手,说道:“方公公见多识广,末将钦佩。来,请尝尝之秘制烧烤。”

  刘兴祚暗中松了口气,觉得郭大靖还算理智。

  东江镇的默认漂没是“津运十万,所至止满六七万”,也就是只能拿到六七成。

  而毛文龙不是没争过,可争来争去,愈发让文官厌恶,愈发找各种理由压制克扣,最后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漂没”涉及到的文官,从朝堂到地方,你整治不起,也整治不了。

  说到底,是官员的腐败,特别是文官,已经形成了集团化、群体化。把这种明目张胆的克扣贪污,视为平常。

  哪怕是皇帝,没有铁腕手段,没有属于自己的得力干将,没有过人的魄力,也无法根除此时已经深入骨髓的大明痼疾。

  显然,崇祯不行,虽然他以为自己很行。

  郭大靖只是提了一嘴,便不再涉及。让方正化有这么个印象,等他发现所理解的漂没与文官們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