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袭攻铁山,伏击布置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冬冰交,毛文龙常避之远岛,已不是稀奇之事。”济尔哈朗沉声说道:“敌人既然有备,我军且试着进攻,看其兵力和虚实。”

  停顿了一下,济尔哈朗又说道:“若进攻不顺,我军粮草不多,便转向宣川进军,专伐朝鲜可也。”

  按照建虏的作战计划,攻伐朝鲜和袭攻铁山东江军,是要达到的两个战略目的。

  “此行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若朝鲜可取,则并取之,故用兵两图之。”

  从皇太极宣布这次战争的目的来看,好象是把打击东江军放在首位,征伐朝鲜只是顺便为之。

  但在真正的丁卯之役中,攻城掠地,打击朝鲜,倒是建虏的主要行动。

  所以,皇太极的话中,“用兵两图之”才是重点。能达到两个目的更好,达到其中一个也行。

  而且,皇太极对阿敏委以征朝全权,并且不加遥制,看似信任无比,其实却是包藏祸心。

  要知道,皇太极虽然继位,却并非老奴明确指定的接班人,而是代善为首的贝勒们推举上台的,实行的是与其他三大贝勒共同执政的体制。

  皇太极对此当然不甘心,可要想集权,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就是主要障碍。

  选择阿敏出征朝鲜,皇太极想试探阿敏的忠诚度,也想趁机削弱其镶蓝旗的实力。

  东江军和朝鲜再弱,也会有战斗,伤亡在所难免。历史上,阿敏的镶蓝旗就损失不小,皇太极又趁机压制,使镶蓝旗在数年之后也没有全部恢复。

  而阿敏在朝鲜想自立为王,也成为日后他被治罪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皇太极的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这是他对阿敏的完胜之局。

  相对于阿敏的粗鲁嗜杀,济尔哈朗却比兄长多了几分精明。而且,他与皇太极的关系非同一般,对皇太极的了解更深更透彻。

  征伐朝鲜虽然以阿敏为首,但随军的贝勒便有阿济格、杜度、岳讬、硕讬,包括济尔哈朗在内,几乎都是与皇太极关系好的。

  也就是说,看似信任阿敏,可对阿敏的监视制约却依然很强。

  既然奇袭铁山失败,粮草携带又不多,他便不准备在此多耗时间,急着去参加征朝作战,也是防止兄长惹祸上身,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

  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济尔哈朗深知兄长对于父亲的死耿耿于怀,对堂弟皇太极继位也心怀不满。

  阿敏生性卤莽,口无遮拦,曾在众贝勒中扬言:“我怕谁?他(指皇太极)能把我怎么样?

  甚至于,他居然对皇太极说:“我与众贝勒共议你为汗,你即位后,让我出居外藩就行了。”

  如此桀骜不逊的言语,矛头直指皇太极,其间还夹杂着对努尔哈赤的宿怨,济尔哈朗如何不担惊受怕。跟在兄长旁边,还能时时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