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7章 为何要战?!_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争一向敬重钱肃乐,不仅仅是因为钱肃乐是个正直的长者,更因为钱肃乐是他的岳丈。

  但此时,吴争毫不客气地打断钱肃乐的话头,沉声道:“太慢了。别人不知道,诸公难道也不知道?朝廷与我不是一条心,如果等到报上去,经内阁无数次的商议,再筹划共同出兵……黄花菜都凉了。自己遭的罪,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也只有靠自己报复回去,才可证明自己的强大。”

  “至于证据……我不需要!大将军府一样不需要!”吴争用力地一挥手道,“打胜了,自然就会有证据!若还没有,造一份证据出来,输家敢不认?!”

  “那……以何名出师?”

  “为死难的无辜匠人复仇!”吴争坚定地道。

  这话,还真没人信。

  骗骗寻常百姓也就是了,真骗不倒在场的所有人。

  为十多个殉难的匠人,动用大军,再添无数冤魂?

  但,没有人敢否定。

  因为,这就是,至理,明言!

  吴争一开始就过了,强国军事,绝不能少了国家报复。

  只有报复,才能有存在的尊严!

  钱肃乐再没有应对的话了。

  实力,才是真正的证据,不可被否定的证据。

  无论千年前,还是千年后,这,从来都是世间不可忽视的基本规则。

  话糙,理不糙。

  吴争的话听起来非常鲁莽,但契合了兵家之道。

  战机稍纵即逝。

  真要将所有事,都调查清楚后,再来决断的报不报复。

  那么,许多时候,战机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饶心中都有愤怒,这种愤怒可以被传达到每个将士身上。

  所谓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

  吴争随即下令,泰州卫(原靖江卫和泰州新军合并而成)扩编,人员编额为三万人。

  晓得,这哪是扩编?

  泰州卫原本就是三万人,只是当初与清廷停战和谈,清廷提出江北驻军不得超过一万人,以此来换取清廷对北伐军占领泰州泰兴各皋的承认。

  所以三万大军,对外只是一卫一万人,却有着二万辅兵,这无非是掩耳盗铃罢了。

  可清廷也没办法啊,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权当不知晓。

  吴争这是打算,以这次变故做为借口,直接突破协议的限制了。

  同时,急调吴淞卫和临时征调军校学员,渡江备战。并调金华卫处州卫各有力之一部,部置于吴淞刘河堡(明卫所,在沿海吴淞以西),充当预备队。

  令宁波广信二卫进入戒备,防御来自江西福建清军的进犯。

  这等于是“全国动员”了。

  一日之间,十一府之地,诸卫都被牵扯进来。

  或许吴争自己都没有想到,情况会演变成这样。

  原本想着,一面积极备战,一面给清廷挖几个坑,阻碍清廷也得到喘息的机会。

  但吴争觉得自己没错,乱世之秋,唯有狠,才能生存。

  吃哑巴亏的事,只会让人看不起,从而影响辖下军民的士气。

  打过去,等打败了或者打不动了……再想辙也不迟!

  这就是吴争此时真实的想法。

  在没有任何预案的情况下,一场突发的变故,又一次拉开了战争的帷幕。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