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18章 丝路_三国领主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鱼不智后来才知道,凉州军想出重开丝路的法子,跟他有着直接关系,眼睁睁看着上郡胡市赚得盆满钵满,凉州军想吃吃不着,被憋得难受至极。

  李傕实在想不出辙,最后只得找朝中大臣商议。

  百官不敢直接触怒凉州军,但也向来不合作,由于长安薪俸着实太低,这次百官竟然意外地很配合,献计献策重开丝路。大臣们心如明镜,甭管凉州军多么大逆不道,开丝路,国库收入势必得到极大提升,往大了说天子日子会舒坦些,往小处说,自家的小日子也能得到改善,是故这次朝臣和凉州军罕见地利益一致。

  想出好点子,还得有能力办到才行。

  通往西域的路,在凉州军和马腾、韩遂共同控制之下,长安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但重开丝路这么大的事,不是单靠长安的力量便能完成的,譬如过往畅销西国的大汉特产,主要来自关东,凉州和司隶区域出产有限,长安朝臣们想来想去,得出结论是必须找合作者。

  找逐鹿领合作,是凉州军和朝中众臣妥协的结果。

  为什么不找别人,单找鱼不智?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一条,信任问题。

  凉州军得位不正,不得人心,关东诸侯即便愿意合作,他们也不敢信,这就直接将绝大多数关东诸侯排除在外。凉州军原本有意找益州牧刘焉,或者荆州牧刘表合作,毕竟两位都是宗亲出身,实权州牧,治下地广人多,物产丰厚,最要紧是两人辖区与凉州军地盘接壤,开展商业合作颇为方便。没想到的是,朝臣坚决不答应,找了一大堆理由说这两人如何如何不合适,其实凉州军明白,朝臣对刘表刘焉只顾当土皇帝,对宗室和社稷缺乏实际支持的行径非常反感,跟那两个瓜货合作,百官感情上难以接受。

  换作别的事情,凉州军说不定就乾纲独断了,但重开丝路主要是经营,凉州军一群武夫,哪干得了这个?这事离不开百官的帮忙。

  如此一来,合适的人选只有一位:鱼不智。

  从百官视角,鱼不智是【拓土英杰】,从始至终皆忠直之士,欣然接受;凉州军也认可鱼不智为国开疆拓土,而且鱼不智过往行径虽然总向着朝廷,终究没象十九路诸侯那样明着跟凉州军敌对——鱼不智参加讨伐董卓的事,被凉州军选择性遗忘,毕竟那会某人还没当上诸侯——所以是可以争取的。再加上前段时间凉州军接连示好,鱼不智得了好处,想必多少会念些人情。

  抛开信任原因,鱼不智其实还有别的优势。

  首先,逐鹿领有商会。

  长安其实也有不少大商家,奈何凉州军过去对商家和富人盘剥得太过,自知被人记恨,没敢指望长安商家真心帮自己,其实还是不放心。某城主是玩家中难得的信义之人,朝野间声誉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