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_车间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嗷,昨天,看我这记性,越来越忘心大了。昨天他来,你不在家。他推着车子在门口,就没进来,让他进来坐坐哇,就是不。原来挺痛快的人,一下变得客气起来了———我还想呢,不是和你闹啥意见哇。”

  “哎呀,我能和他闹啥意见了,俺们多少年的关系了,还闹啥意见了,哈哈。那他说啥了?”

  “没说啥,就问了一句,你在不在。我说你不在,进来坐会哇,人家不进来,说姨姨,我去厂里找他哇。就走了。我还以为你见他来。”

  郭国柱拿出一个像铁锨木把粗细的打气气筒,又把那个28自行车推到门外,原来在进家门的窄小过厅墙根立着。刚推出去,院子里有人说:“国柱,打气筒借一下。”郭国柱说,在门里,你拿哇。邻居转眼把气筒送了回来。

  郭国柱给自己那辆28自行车打好了气,想起那天熊二波随便问他的一句话。就是,熊二波特意打听铸造车间技术组的徐利。当时,他没多想。可是,这两天忽然想起来,总觉得不太对劲。他原来觉得,与熊二波相比,自己脑子总是慢点,可往往是这样,过后自己总能反应过来,而且越想越清晰。现在,他冷不丁想起熊二波打听徐利的话,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再细想,又咯噔一下,想着想着,就想去见一下熊二波。

  熊二波给他留过单位的电话,可他从没打过,因为自己没地方可打电话。

  现在还不到下班时间。郭国柱骑着自行车经过五一广场,穿过宽阔的市中心大道,向大营盘那边骑。近一年来,他几乎没怎么来过热闹的市中心商业街,每天都是从厂里到家里,家里到厂里,跑得最远的就是解放路和上马街一带。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心事基本都放在了厂里。即使是倒班,他也想着车间的事。他把自己的这种状态解释为自己太笨,似乎只能做一件事,再多了,就顾不过来了。不像人家熊二波那么灵活和八面玲珑。

  他骑到双塔街时,停下问了下路,有人说,医药公司不在大营盘,就在附近呢。他心里侥幸,亏的问了路。真是出门多行礼,少走二十里。经别人指点,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他一回头看见了一个省医药公司的牌子。骑着车子就往里面走。传达室窗户里马上有人喊:“嗨,找谁呢?”

  郭国柱一愣,马上下车子,点着头谦卑地笑:“我找个人。”

  “找谁呢??”传达室老头没好气。

  “熊二波。”

  “谁?”

  “熊二波,男的,年轻人,中等个头……”郭国柱使劲挤出笑脸,生怕老头看不见,还把头低下来,把笑脸放在下面的小窗口里。窗口有点像像框。

  “哪个处的呢?”

  “啊呀,哪个处的我还不知道呢。”郭国柱有些为难。他想,老头可能不知道,这么大的单位,传达室的人,怎么能全认识呢。“我能不能给他打个电话?”

  老头犹豫一下,不太情愿地指指窗口里一部拨号电话机。郭国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找一下,然后拨电话机上的键盘。拨完后,话筒里没反应。反复拨几次后,他问老头:“里面,没声音,呵呵。”

  老头靠在椅子里,边看一张报纸,边用粗大关节的手指,使劲掏黑黢黢的耳朵。

  “呵呵,呵呵,”郭国柱的笑,只有自己能感觉到,满是尴尬和自卑,“师傅,打不通。”

  老头没动窝,带理不理地来一句:“打不通,就是打不通还,那没办法。”

  郭国柱小心地问:“我能不能进去问问?呵呵。”

  “不行。”老头是个倔巴头。郭国柱无奈傻笑着,慢慢推车子往外走。走到门外,转身再看看挂在大门上的牌子,忽然恍然,嗷,这是医疗器械公司,多了两个字。他正疑惑,忽听有人喊他。喊叫来自马路对面,一辆公交车正挡着视线。等车走开,他看清了,原来是吕俊宇。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