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八十四章大火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很难熬得过去。

  海鸥在海边飞翔。

  不时清脆的叫几声,然后在轰隆隆的铁甲战舰的轰鸣声中,远远的振翅远去。

  这一年已经是崇祯三十八年的春天了。

  而在崇祯离开杨国的时候,刚好就是法国站在荷兰一边对英宣战的时候。

  在崇祯到达洪承畴的封地上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份。

  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崇祯还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就是接手了徐光启道院的宋应星,也因为年纪太大,去世了。

  “呵呵,这一年我大明死去的英雄可是真不少,老天爷就这么见不得我大明强大吗?“

  崇祯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气笑了。

  本来这方面的人才,大明就不多见。

  前面走了一个徐光启,后面又走了一个宋应星,他都不知道,往后还有谁能够领导道院继续前进。

  洪承畴的墓穴就在他的封地上。

  墓穴不大,周围也学着大明的英雄殿,摆上了不少的战死在这片土地上的士兵。

  人越老,似乎就对生命无常多了一丝的感悟。

  “太上皇,这是我父亲让我交给你的遗物。”

  洪士铭拿着一块早就准备好的盒子,递给了崇祯很扁已经垂垂老矣的高宇顺。

  本来崇祯

  第六百八十四章大火

  是想要让高宇顺在大顺养老的。

  只是这位老公公,也是想要见见洪承畴最后的墓碑。

  “他还有没有其它的话留下来?”

  崇祯出神的看着洪承畴的墓碑,旁边的一块石碑上,就刻着洪承畴一生光辉事迹。

  “没有了。“

  “大明给你加封的诸侯王圣旨来了没有?”

  “电报上说,已经在走来的路上。”

  崇祯点了点头就不再多话。

  到了此刻,他也有点明白,为何洪士铭会给他一封书信,就是怕大明的朝堂,借机不给他册封王位。

  和朱慈烺一起长大的小家伙,对朱慈烺的做法,似乎也很是了解。

  从这样的一次,迟来的册封上就可以看得出。

  若是他不来的话,就是洪家女寄给了朱慈烺,这件事怕也是会有一些波折。

  大明现在的具体情况,崇祯不是很清楚。

  可从海外的这些封地上,面对大明朝堂的做法,应该是局势很紧张。

  在很早之前可以是削藩。

  现在吗?

  在大明鞭长莫及之下,整个朝堂也是一拍脑门的在做削藩的做法。

  也不知道,要是真的成功了,这块封地会落在谁的手中。

  在洪承畴的等地上,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就立刻的返航。

  只是在刚刚离开的时候,就听到了英国战败的消息。

  这些都没有出乎崇祯你所料,一个国家面对好几个国家的围攻,想要不败下阵来,都是很难。

  也就在此时。

  远在伦敦的王盈和阚玉树,却在遭逢着最大的一场劫难。

  伦敦布丁巷有一间面包铺失火。

  一阵大风将火焰很快吹过几条全是木屋的狭窄街道,然后又进入了泰晤士河北岸的一些仓库里。

  于是一场人力无法对抗的大火,就出现在了整个伦敦。

  “若不是一年前,这里发生了鼠疫,咱们又何必被困在这里,无法回去。”

  在伦敦的生活,说不上多好。

  若不是有大明驻守的大使馆的人接应,他们连吃饭都很成问题。

  当地的饮食习惯,他们可是吃不惯。

  “这次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阚玉树目光直勾勾的看着眼前的大火。

  都映红了半边天,似乎只有传说中的阿房宫的烧毁,才能够比得上吧。

  “或许这一场大火,对整个英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也说不定。”

  突然,阚玉树不知为何,说出来一句,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

  然而,事实证明。

  他的话应验了。

  在一场大火之下,瘟疫消失不见不说,整个大火熄灭之后,也只有五个人丧生火难。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人的运气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国家也是一样。

  外有战役的失败,内有鼠疫和火灾。

  就是,最后都随着一场大火,烟消云散。

  第六百八十四章大火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