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〇章:代赴戎机(上)_北朝汉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八rì清早,聚集在洛阳景明寺的各行像队列正要出行,忽然接到了尚书祠部曹的通知,说是由于佛像示jǐng,天子将临时召开朝会,原定的礼佛仪式取消。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景明寺,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众人在叹惋之余,也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洛阳宫的方向。

  洛阳宫的大司马门外,受诏前来的朝廷诸大臣纷纷下马,执笏板鱼贯而入。吏部尚书恒农(本为弘农,避献文帝讳改为恒农)杨津在门边站了片刻,看见大司马、尚书令安丰王元延明单骑而来,上前两步问道:“如何就殿下一人?临淮王殿下呢?”

  临淮王元彧元文若,安丰王元延明,乃是当世最具才学令望的两位宗室。元彧风神俊雅,娴于辞令,引经据典无一疏失,朝廷典章多出于其手;元延明博极群书,兼有文藻,曾与侍中崔光一同撰定服制,也是朝廷深为倚重之人。同时,两人皆曾领兵出外,一同讨平淮南元法僧叛乱,受梁豫章王萧综降于徐州,恢复东南国境,因此相互引为至交。平时上朝时,两人经常同入同出,像现在一人单骑,可以说是极为难得。

  听到杨津相询,元延明露出一个苦笑:“文若病了,今天不能上朝。”

  “病了?”杨津惊诧,“昨天不是还好好的么?还在朝堂上和陛下据理力争,说陛下既然入承大统,即为大宗,不当追尊臣父臣兄为帝,迁神主于太庙……”

  “可不就是这件事!”元延明压低了声音,“昨天散朝后,文若和我说了句‘兹事古所未有,于礼不合,陛下作而不法,恐失天下之望’,便气冲冲的回府去了。今早我去找他,他不肯来,让我替他向陛下告病。”

  “这都什么时候了!临淮还闹这种意气?”杨津摇了摇头,“如今台军赴山东平乱,战况未明,北海又引南朝兵马入寇淮南,击溃邱大千部,于睢阳篡称大统,正需要借重两位的军略啊!”

  “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元延明无奈,“如今台军出征在外,洛阳空虚,仅余的一点兵力全掌握在尔朱党羽手上,用以监控朝政,断不会轻易离开京师……所以,也只好坐观山东成败,看着东南争锋吧!”

  “难道真是天不佑我大魏么?”杨津一声叹息,“偏偏北地也有叛乱,尔朱天柱无法领兵来援……”

  “幸亏如此,否则情况更加严重!”提到尔朱荣,元延明冷笑连声,“平定葛荣之后,河北诸州刺史大都换成了尔朱党羽。如果再让他率军进入河南,插手东南地方,那我大魏可还有立足之地么!前次台军出征,陛下为何转令侄为北中郎将,戒严河桥?”

  杨津默然无语,和元延明一同走进大司马门。经过刚才的一番对答,两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次朝会,不可能对当前的危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