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3章 鸭绿江边_乱明者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3章鸭绿江边

  就在朱常洛在京中运作李成梁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邢玠这边已经到了鸭绿江边。

  说起鸭绿江的渊源,不得不提一下朱元璋这位大明的开国君主。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鸭绿江的名字其实并不叫鸭绿江,而是叫做鸭渌江,中间的那个渌字带三点水的。

  之所以会被朱元璋改成绿字,这其中的政治考虑也是非常有门道的。

  在元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当时的高丽,也就是后来的朝鲜,他们乘机出兵占领了这里,而后又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高丽直接宣誓对大明效忠,永世为大明的藩属之国。

  朱元璋也因此赐了高丽朝鲜的国名,自此以后,明朝之间变成了藩属关系,所以,对于鸭绿江的主权划分上,朱元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栽了,但是,认栽归认栽,并不代表鸭绿江不要了,于是在朱元璋的操作之下,鸭绿江就成了大明和朝鲜之间的分界线,成了一条界河。

  而且,在鸭绿江的主权上,也等于是收回了回来,所以鸭绿江自然而然的还是大明的疆域。

  至于为什么会中间的渌字会被该成绿字,这其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发生。

  话说在洪武二十九的时候,朝鲜派出使者到南京去,请求朱元璋以宗主国的宗主身份给朝鲜赐予印信、诰命。但是,在奏请的国书中,朝鲜人用了“纣事”,这下子可直接刺激住朱元璋了。

  那纣事拉关系,也亏这帮棒子们想得出来。纣王的在正统的中原王朝眼里那可是上不台面的反面教材,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

  所以,朱元璋对此事大为光火,认为朝鲜无礼至极。直接就扣押了朝鲜使臣,然后又发旨意到朝鲜去,让朝鲜把写这份国书的人交出来。

  当时,这可把朝鲜使臣给吓尿了,他们真没想到拍个马屁竟然拍到了马蹄子上。只能乖乖的把人送来大明来了。

  这些撰写人员押到南京以后,朱元璋当廷“讯其所以”,并下令“勿遣其还”。眼看这几个棒子是活不成了。

  这时候,这几个被朱元璋扣留的朝鲜儒生中,有一个李朝初期著名的朱子学家权近,他用汉语与朱元璋交谈,解释表笺失误时态度谦虚而实在,他说:“小国事大,不可不用表笺。臣等生长海外,学不通,方使我王忠诚不能明白以达,是实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

  朱元璋听完这话以后,他才“怒稍解”。然后又勅令权近留文渊阁,命游观三日,令其赋诗二十四篇,用来欣赏,朱元璋读后非常满意,随及赐御制诗三篇以赠。

  这三首御制诗中其中一首就叫做《鸭绿江》,诗曰:“鸭绿江清界古风,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课,礼仪威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永世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