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好心没好报_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五万两银子,谁愿意投入的资金最多和设备价格最便宜,就与谁合作。

  十五万两白银的投资不是什么小数目,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一块大得无法形容的肥肉,再看到了吴越做出巨大让步的极具诚意合作条件,各大洋行的西方商人当然是象苍蝇闻到血一样的扑了上来,争先恐后的向吴越递交了合作意向书,也纷纷开出了各种优惠条件,而美国方面最有诚意,不但承诺投资八万五千两银子,还在设备报价方面比任何国家都低——当然,这也和马丁神父知道其他国家的报价有关。

  只有英国方面始终没有反应,不过到了竞标期限的最后一天的下午,英商比利突然笑吟吟的出现在了吴越的面前,承诺出资八万八千两白银入股,并开出了比美国方面还要低上一成的设备报价。得到过美国领事密令的马丁神父后悔不迭,赶紧又去和美国洋行联系时,时间却已经过了竞标期限,暗暗佩服英国方面情报能力和老谋深算的吴越也没迟疑,马上就一口答应与英商比利合伙建厂,各国洋行虽然眼红,却也找不出任何理由来指责吴越,只能是不断打听吴越什么时候建立钢铁厂和银行。

  英商比利也很有合作诚意,第一次做这种事的吴越为了谨慎起见,要求比利用他承诺的投资先行采购设备和招聘熟练工人,待工业设备运到上海后再支付不足部分,结果比利不但很快答应,还连保证金都没有向吴越收取,仅仅只是与吴越签订了一纸合同——这也是因为英国方面非常清楚老吴家的经济实力,还有知道老吴家没胆量赖这笔帐。

  设备和熟练工人有比利操心,但是在上海买地建厂和招聘工人却必须要吴越负责,而到了这个时候,吴越的中国人身份也体现出了特殊优势,购买土地不用象洋人那么麻烦要经过满清朝廷同意,随便派了一个师爷出面,就在上海城北的租界旁边买下了一百二十亩土地,并且当场拿到了地契,还不必麻烦去申请更改耕地用途——这个时代也还没那破规矩,故意买在租界旁边,当然也是因为吴越知道上海将来那里的地皮增值最快。

  土地顺利买下来后,因为设备暂时还不能到位的缘故,很是忙碌了一段时间的吴越也重新闲散下来,也这才抽出时间,再次跑到外洋码头上去了解工人的学习圣经情况。

  码头上的事已经不用吴越操心了,有了上海各大帮会的配合,洋神父们在码头上的传教工作进行得比吴越想象的还要顺利,码头工人每次登船劳作前背诵一段时间已经成为常态,还出现了一些佩戴十字架的码头工人和帮会打手。吴越看在眼里,心里也马上又生出了怂恿洋神父建立教会学校的心思——吴越不介意做一个帮助西方文化侵略中国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