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章:品,您细细品!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两天。

  等待天气重新放晴,新的麻烦出现了。

  “地面泥土松软……”吕武看了看战车移动时辗出来的深深车辙,再看看自己一踩就陷进去几厘米的脚,皱眉对霍迁问道:“可联系上友军了?”

  霍迁一样在皱眉,答道:“禀旅帅,派出之信使并未归回。”

  白翟大军将自己的后勤部队分成了四股,散在了了大军后方的很大一片区域。

  吕武这一个“旅”并不是跑得最远的一支。

  黄召那一个“旅”才是出击最远的晋军。

  这样一来的话,吕武要率军回去,必须要与黄召取得联系。

  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复杂,总是需要保障友军的撤退路线,免得友军按照原路退回来,却是一头撞上了敌军的大股部队。

  “如此啊……”吕武想了想,说道:“敌军必约定几日取粮,粮不至必生疑。”

  简单的说,白翟在前线的大军肯定是需要补充粮秣,不是前面的大军派部队来取,就该是后勤部队派人送去。

  超过了补给期限,时间短了,还能解释是被意外耽搁;时间一长,傻子都该知道出问题了。

  吕武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敌人当成傻瓜来看待,很清楚真有这种想法,自己才是一个傻瓜。

  “再派!”他需要保证黄召的后路,却不会傻傻留在原地等,复道:“俘获、缴获处理妥当,全军缓速向南开拔。”

  霍迁应命离去。

  事实上,下雨过后地面变得松软,并且泥土里有着不少的水份,一再经过反复的踩踏或辗压,必然是会踩出一条泥泞的道路,想快速行军也办不到。

  他们向南缓速行军的第二天,派出的第一批信使回来了,禀告黄召所部已经在向南撤退。

  至于黄召有没有顺利完成使命之类?

  信使只能依靠自己的所见所闻判断。

  毕竟,黄召才不会对信使多说什么,吕武也不是他的上司。

  两个“旅”并不需要会合。

  吕武这个“旅”在前面开路。

  黄召统率的“旅”沿着他们走过的痕迹,一路南下也就是了。

  只是,他们少不了一路去踩泥泞地。

  花了两天的时间,吕武跟程滑完成会合,缴令的同时,知道了“交刚”那边的情况。

  白翟大军进逼到“交刚”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

  士燮(范文子)率领一部分“上军”出城,与白翟大军交锋了一次。

  他们逼迫白翟大军退后了二十里。

  随后,出城的“上军”直接在距离“交刚”十里外的旷野扎营,与“交刚”形成了掎角之势。

  吕武问道:“‘帅’,白翟兵力如何?”

  程滑无声地摇了摇头,也不清楚是不知道,还是觉得没有对吕武说的必要。

  “你等辛苦。”他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道:“下军将令我‘师’,当即南下与之会合。”

  所以,是“交刚”那边的战况对“上军”不利?

  吕武以为程滑是要马上开拔,没想到还是拖了两天,等待出征的各个“旅”全回来,才正式下达开拔的命令。

  他们向南走了三天,与韩厥亲率的主力完成会合。

  然后,又是花了六天,半路击溃了一支大约四五千人马的白翟部队,抵近到距离交刚大约十五里外的东北侧。

  那支白翟部队就是要去后勤部队获取辎重的。

  “下军”的到来能被“上军”以及“交刚”城内守军看到。

  当然,将营地驻扎在“交刚”西北方向约三十里的白翟大军,肯定也发现了“下军”的到来。

  吕武却是有些纳闷,明明能从白翟的背面直接发起突击,不理解韩厥为什么要绕到东北侧。

  后面,吕武又知道了一件事情。

  韩厥派出了一名“军尉”去白翟的营地,当众告诉白翟的首领,说是感谢款待和赠予,他和所有“下军”将士对那些马、牛、羊,包括俘虏和其余战利品,感到非常的满意。

  这是啥情况?

  品,细细品!

  袭击对方的后勤部队,一阵杀戮与缴获,还特地派人过去感谢?

  吕武有很大的好奇心。

  白翟有没有首领被气吐血,或是被直接气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