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131 主人情未极-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报若不能进入邸报司的名单,先输了一阵,要想挽回这个劣势,可就千难万难了。思及此处,诸多书商看向邓素,以及在场的邸报司官员的目光,敬畏中更多了几分热切,甚至是......谄媚。

  “这第三桩事,”邓素拱了拱手道:“还要在座的各位多多襄赞。”

  “诸位真乃我大宋的义商。”邓素如智珠在握,微笑道,“我大宋泱泱大国,六千万百姓,若论人口之众,财赋之多,乃天下第一大国。人心一则大宋强,人心乱则大宋危。所以,邓某有一个愿望,无论朝廷中枢还是州县,无论江湖还是庙堂,大家和衷共济,上下齐心。若能如此,邓某心愿足矣。”他叹了口气,又道,“朝廷广开议论以来,大家各抒己见,这原本不错。可是,众所纷纭。纵使心明眼亮的人,仍不免被奇谈怪论所迷。所以,我希望各位印制小报,切切以大宋为念,不要一味故作怪论炫人耳目之论,多站在大宋的立场,站在朝廷的角度,做公允持重之论。”邓素看着众商人,沉声道,“邓某此愿,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宋。如今中兴在望,稳定人心,和气致祥,实乃我泱泱大宋的第一要务。诸位,拜托了。”

  言罢,邓素站起身来拱手朝书商们施了一礼,文官们跟他一起站起身来。

  众书商忙慌乱站起身来避过,乱糟糟答道:“邓相公请讲,小人等无有不从。”“只要我等办得到的,绝对不会推脱。”“邓相公忧国忧民之心,实令小人感动钦佩。”“邓相公只管发话,小人甘受驱驰。”“我等绝对站在朝廷的立场,为邓相公摇旗呐喊。”“邓相公但有所命,小人等无不遵从。”

  及至此时,大局已定。邓素与书商们又闲谈了一会儿,方才起身离去。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恭送丞相,望着他的背影,无不流露或敬仰或佩服的神色。

  邸报司的文官们留下来与书商一起商议接下来合作的详细事宜。邓相公在做礼部尚书时,边一直谋划此事,登上相位后,便立刻推行了下去。和各州学政、廪生相比,这些书商并没有太高的地位。然而,收服了这些书商,就把宋国的舆论掌握了一半,再加上邸报司掌握协调,定期撰写文章在各个小报上刊出,等若处处都是朝廷的喉舌,处处都有人为朝廷说话。朝廷顿时掌握了清议的主动权,甚至可使攻守易势。

  ............

  广州外海,水师都督白虎堂,众将陆陆续续走进。

  和往日随意的气氛不同,将领们脸色都有些严肃,在都督大人开堂之前,先到的周和等人并没有闲聊,只是肃立在两旁,满目忧虑地看着赵行德,冯糜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几次想开口,又忍住了。这是赵行德上岸前的最后一次点卯,按照惯例,水师六品以上武将尽皆到齐,站了满满一堂人,却是鸦雀无声。

  赵行德坐在帅位上,手边翻着一本三国魏刘邵所著的《人物志》。他在南海水师的麾下来自各个方面,可谓人才济济,亦可谓良莠不齐。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这部人物志,恰恰讲的是观人、鉴人、用人之术。其五质九征、八观五视之论,由晋至宋都极为推崇。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