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秦军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弟皆取自秦地,故号陕军。

  闻听杭州兵乱,杨彦殉职,臣痛心疾首。今既陕军已成,自当为陛下效力,为朝廷效命。

  臣请率陕军赴杭州平息兵乱,捉拿乱党,考察真情。”

  看着这份奏疏,朱由校面色上的烦躁逐渐消散,转为平淡,不久后又变得有些微喜,待合上奏疏,道:

  “忠贤哪——”

  “老奴在。”

  魏忠贤忙佝偻着上前几步,将耳朵侧了过去。

  “这个孙传庭,真是国之栋梁!”

  “去年他自请前往榆林镇,本来朕还想着,榆林镇世代袭任的将门颇多,那些心高气傲的将户们,祖上哪一个都是战功卓著的名将,他区区文官,镇也不住。”

  “此回看来,倒是朕妄自菲薄了,孙白谷之才,何止于练兵哪…”

  魏忠贤听了这话,心中有些百味陈杂。

  这次举荐孙传庭,是他为国为皇帝着想,但实际上,魏忠贤与孙传庭素有嫌隙,后者在去年担任礼部员外郎时,就不止一次地大言不惭,侮辱他这个权势滔天的厂公。

  举荐孙传庭,是为了讨天启皇帝欢心,也是为了给朝廷举荐能勘定抚乱的人才。

  但是听见孙传庭被重用,甚至让皇帝如此夸赞时,魏忠贤还是有些后悔,可事已至此,他只能赔笑。

  希望这个孙传庭日后功成名就,能不忘了今日举荐之恩吧!

  “是啊皇爷,孙传庭在榆林镇练兵,不仅将那些心高气傲的将老爷们治得服服帖帖,还几次率队出战,剿灭了不少当地的匪寇、马贼。”

  “这是天启元年孙传庭陕军的战功,爷请御览。”

  魏忠贤带着矛盾的心思,将孙传庭的战功表呈到了天启皇帝的手边,朱由校迫不及待接来,只一看,便就大喜过望。

  这个孙传庭,简直是历史赠送给大明的一剂强心药!

  天启元年二月,孙传庭于榆林镇募兵三千人,不要将门子弟,只选务农的老实民户。

  六月,陕军初战,捣毁流匪窝点一处,斩级五百,阵亡两人,伤亡十八人,同剿匪所获相比,几乎是场完胜。

  这个时候,陕军还没有车阵战术。

  直到七月中旬时,在原野中与马帮接阵,牵头不能顾尾,孙传庭顿觉官军野战不足,便连夜钻研戚继光兵书,终于自创了一种车阵。

  即列战车为阵,圈地为城,举堂堂大阵,辅之犀利火器,原野阵战时有如刺猬,可攻可守,且尤擅面对大队骑兵冲击。

  自那以后,孙传庭亲自操练陕军,拿当地马匪、流匪苦练车阵,耗时一载有余,终究是练出了一支剿匪几乎不损一员的陕军。

  刚刚成立一年的陕军,在这个时候却能拿出这样的战绩,在这个全国卫所糜烂,军备废弛的时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大明,也照亮了朱由校的心。

  孙传庭的名字,自此开始出现在历史的书页上。

  “好!”

  朱由校边看边连道几声好,心神之爽,可见一斑,见到皇帝如此高兴,周围的宫人们也都各个轻松下来,展颜欢笑。

  “传旨,升孙传庭为浙江巡抚,加兵部右侍郎,率领本部军马即刻赶赴杭州,平息兵乱,肃清余党,严查纵火、作乱二事之间的关联!”

  魏忠贤在心底叹了口气,还是道:

  “老奴领旨。”

  “等等——”他刚转身,便听天启皇帝在身后唤了一声,补充道:“孙传庭所部,赐号:秦军!”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