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么中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

  汉代开发南中,进军西南,其实源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当年张骞凿空西域来到大夏,在这里他见到了原本只有蜀地才有的蜀布,邛地才有的邛竹和竹杖,于是他就问大夏人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大夏人就说道:『从距离大夏数千里的身毒国那里的,在那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生意。』

  因为当时汉代还没有查探清楚周边的战争迷雾,所以张骞以为,这是绕开匈奴正面,破袭匈奴后方的新路子,于是就将此事上报给了汉武帝,建议从『身毒』方向上打通道路,然后就可以绕过当时还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西域,突袭匈奴后部……

  当然,这个战略,在后世人看来是可笑的,可问题是汉武帝手中并没有什么世界地图,所以汉武帝就认为可以试一试,不久后就开始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后来就发生了一系列的西南战争。

  投降,反叛,平乱,然后再次反叛,再次平叛,西南方向上的叛乱始终不大,也一般无法直接影响到中央的朝廷,但是始终没有能够彻底稳定,以至于朝廷时不时的就要向西南方向一次次的输血。

  『夷人……教化……』

  诸葛亮皱着眉,轻声低语。

  他在成都的时候,跟在徐庶身边,深刻体会到了川蜀这一带的治理不易。

  而这最重要矛盾点,就是夷人,而斐潜和徐庶制定的策略,就是『以商推教,以教化人』。

  南中一带,是重要的中转站。这不仅是在汉代,甚至在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如此。大量的蜀地物产特别是生丝、蜀锦都是通过永昌西行到达八莫、密支那等地,到达雪区,再到身毒巴特那,然后再经大夏辗转输出到欧洲去,这是陆上茶马古道道路。

  另外还可以从永昌到交趾,到达日南,可直达印度洋出海,远至西亚及欧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这个重要的转运节点作用,甚至持续到了二战。所以在南中做生意当官,富的人是真的富,据称有『为官一任,富及十世』的说法,就可见一斑了。

  但是同样的,穷的人,是真的穷。

  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了西南地区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贫穷和愚昧,总是相互扯后腿的好兄弟。就像是历史上的南中叛乱,实际上那些夷人蜂拥而至,就是因为相信了雍闓当时的鬼话。雍闓让人编造谎言,说是『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

  谣言说是官府向南中征要黑狗三百头,连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螨脑则是指玛瑙,要三斗;斫木就是被砍伐的大树,云南虽然山多林密,但大部分树木顶多长到两丈高,三丈那要算是神树了,哪里去找来三千根?结果就编了这么一个根本不靠谱的段子,就成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