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非要指示?_官路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程度的运用,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才华。

  心念虽动,但心中并无底,自己如果向曾家辉靠过去,人家收不收人、会不会要还成了问题!

  冯咬金征集了常委会的相关议题,又通知各常委参加会议的时间,犹豫再三了一番,最后还是抹下脸,过来向曾家辉报告了会议安排的情况。

  他这天的态度虽然很端正,但曾家辉并没有给冯咬金什么好脸色,痛打落水狗固然不可取,但对这种不识时务、助纣为虐的市委秘书长,何需虚情假意,爱憎分明才是英雄本色。

  曾家辉听了冯咬金的情况报告,又看了看议题单子,在上面签了个“可。”就开始看起了桌子上的文件,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意思不言而喻,冯咬金该走了。但他并未知趣地离去,站立良久,还是开口道:“曾市长,您能给点其他工作指示吗?”

  曾家辉继续看着文件,却见冯咬金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半响才道:“如果非要指示的话,就指示你一回,去读一读《襄阳记》吧”。

  “好。一定按你的指示细读。”

  冯咬金平常不爱读书写字,对许多古典名著都不熟悉,他走出市政府大楼,边走边想《襄阳记》会是什么书呢?加快脚步,赶回办公室立即上搜索,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三国人物方面的著作。

  看了许多章节,还是有些不明其义,只好仔细地读下去。《襄阳记》中: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的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己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己找到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特别是当冯咬金看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他心中是豁然开朗,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

  一书警醒梦中人,冯咬金算是明白曾家辉的意思了,顺大局、造时势、做俊杰,他不由为曾家辉的气势所惊,更为曾家辉能用读书这样巧妙的方法启发自己顺势而为,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理解了,自然知道怎么做了。可惜的是蒋百年,一场养病的假戏,真将自己演变成了光杆司令。

  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曾家辉懂得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