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番外十二_太平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亚圣,“气学”二字中的“气”字便是来源于亚圣提出的“浩然气”,不过真正发扬气学的却是横渠先生等人。

  横渠先生正是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门先贤。

  气学一派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气学以“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横渠先生又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气学、理学、心学三家之间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已经不必过多赘述,心学圣人在悟道之前本就是理学弟子。

  气学在过去被认为是理学的分支。

  气学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理”是“气”变化的条理秩序。

  正所谓“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气学不同意理学圣人“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是实体,而“理”是规律。

  由此分成两大个完全不同的派别。

  自太平十年之后,儒门的三位大祭酒不再以学宫划分,而是以学派划分,分别是理学大祭酒、心学大祭酒、气学大祭酒。

  听到秦素如此说,李太一起身道:“既然如此,便暂且休会,等到三位大祭酒莅临玄都之后,再行议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秦素点头道:“好。”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