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辛瑷(中)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波,沉默而坚定,仿佛无穷无尽,再胆大的人也难免会陷入绝望。

  飞蛾虽小,但若成千上万,铺天盖地,便是火堆再大、火焰再高,也会被扑灭。此时此刻,黄巾军的士卒就是飞蛾,阳翟城就是火堆。

  辛瑷缩回脑袋,拾起放在脚边的短剑,拍了两拍,漫不在乎地说道:“要想扭转局面也简单。”

  “玉郎有何良策?”

  “趁贼兵撤退,给我一队人,我带他们出城去,杀上一阵。”

  辛瑷穿的皮甲本是黑底朱纹,此时甲上遍是血污,早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他秀美的脸上也血污斑斑。

  为防箭矢,他本来戴了一个铁制的兜鍪,后来杀得性起,嫌兜鍪碍事,随手摘下扔了。没了兜鍪的保护,在之前的一次战斗中,发髻被敌人的流矢射断,这会儿长发披散脖后。

  老实说,他这两天的表现着实让荀贞吃了一惊。穿越以来,荀贞认识了不少士族子弟,远的不说,就现在在城上的,便有荀攸、钟繇、杜佑和辛瑷的族人辛评、辛毗,可辛瑷与他们完全不同。荀攸等人虽也冒着敌人的进攻,坚持留在城头,协助荀贞指挥作战,并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也基本换上了甲胄,可真正能与荀贞相同,亲自带人持兵杀敌在前的只有辛瑷一个。

  辛瑷和荀贞也不相同。

  荀贞杀敌,主要是为了起一个带头作用。他从后世来,深受某支光荣的英雄军队的传统影响,晓得相比“给我上”,“跟我上”才能让战士们勇敢无畏。

  辛瑷则不同,在过去的几次战斗中,荀贞担忧他受伤或阵亡,——他与荀彧、戏志才的关系很好,并也算是荀家的亲戚,因此常常抽空注意他,发现了他的两个特点。

  首先,论剑术、技击水平,他不算太高,力气也不算大,远不如许仲、刘邓,甚至不如文聘这个少年;可是其次,他却十分勇猛,简直如猛虎下山,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悍不畏死”。

  荀贞实在是想不通,这样一个貌美如女子的士族子弟,在战场上,却怎么会如一个亡命之徒似的?

  也许真如那句话说的:越是不怕死,越是死不了。

  尽管在接战中,辛瑷多次遇到危险,可每一次都化险为夷,战至如今,他连一次伤都没受过!要知道,即使是一直受到许仲、刘邓、程偃等人严密保护的荀贞也已经负了两次伤了!

  想不通也只有想不通了,荀贞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探寻辛瑷为何会和其它的士族子弟有这样大的不同,暂时只能将之归结为:有些人,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听了辛瑷的话,戏志才笑道:“玉郎主动请缨,勇武可嘉,然依我之见,现在还不是出击的时候。”

  荀攸点了点头,赞同戏志才的意见,说道:“贼兵颇有小智,先在昨夜用疲兵之计,疲惫我们,今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