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四十四章 枭雄(九)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乐之前提出要看观文殿的时候,王世充的态度就有些迟疑,虽然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不过那种勉强和为难,徐乐看得非常清楚。

  那个时候他就有所怀疑,感觉观文殿里面的东西不寻常,等到他亲眼看过之后,才知道王世充为何如此纠结。

  陈列在观文殿里面的卷册既不是上古典籍,也不是古书善本,而是些账册。

  上面写满了枯燥乏味的数字再就是名字。

  内容无趣文字也很平常,虽然字迹清晰,但是大多丑陋,一看就知书写之人无非是粗通文墨能写字而已,根本谈不到书法架构,字写的也毫无美感。

  这些乏味且寻常的账簿,却是构成天下的基石所在。

  不管是谁,想要坐稳江山,都离不开这些无聊之物。

  它们就是大隋一百九十郡、一千两百五十五县的户口、田亩、租调数字。

  天下可以在马上取,却不能靠弓刀去守。

  要想坐稳江山,总归离不开文官治理。

  而这个治理,也不是简单的文章教化那么简单。

  那些认为只靠读书认字,就能管住地方的,未免把牧守地方想的太过容易。

  天子二宝,土地百姓。

  支撑帝国存在的基础,就是大隋疆域内万千百姓所提供的租调以及庸役。

  可不管是租调数字,还是庸役人数以及能力,都不是凭空出现,其所依托的,就是一套完整的户口记录以及田地数字。

  历来天下大乱都会带来类似的记录,便是天下动荡户口减半,又或者是十无一存。

  这里面固然是因为战争以及因战争引发的饥荒、水灾等等,导致大量人员死亡户口减少。

  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战乱的缘故导致秩序崩坏,从而让户口制度失去作用。

  官府的户籍资料毁于战火,或是大面积逃亡,让户口档案失去作用,这都会导致人口的大量消失。

  这些消失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死掉了,很大一部分都被高门世家地方豪强趁机吸纳,把他们从自由民变成了自己的奴仆。

  要知道所谓户口版籍并不等同于天下百姓名册,就算是人头税也不是真的数着人脑袋来征收。

  这时代所有的户籍统计,都是建立在分田收租、征收调赋以及征发力役的基础上,包括人头税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朝廷户口上统计的,就是自己的税基,而不进行租赋缴纳的人,就不被统计在内。

  世家高门武功勋贵坐拥大量田地山林,这些土地或是山林本身不出产财富,要想带来利益,必须得有人去工作。

  世家子不可能自己去耕种采伐,是以对于他们来说,人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财富,需要千方百计去攫取。

  成为世家奴仆的人,就如同世家所拥有的牛马牲畜一样,不再承担赋税,也就自然不会出现在朝廷的户口统计上。

  太平时日他们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