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坑了一把还不够?(诸君元旦快乐!)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人忽悠了一次。他们在订货周期来临之前,就会出现舆论危机,如北美大豆产量创历史新低,那么就把大豆价格炒起来了,炒起来之后,包括中国这些需求方都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而去订货。”

  “而我们高价购买美国大豆后,市场就发生了骤变:与原来预测不同的是,美国大豆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大丰收。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国际大豆价格就演绎了一轮从暴涨到暴跌的轮回,使我们企业不得不违约……”

  此言一出,更添一把火,媒体针对困扰国人的、甚至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解不开的“大豆阴谋”,彻底展开了宣泄般的声讨。

  ……

  看着国内尘嚣甚上的“大豆阴谋”之论,齐政哭笑不得。

  很多时候,在国际贸易中受挫后,国人动辄喜欢用“阴谋论”来分析,这样难免片面、甚至是偏激。

  以齐政看来,说阴谋其实还真的谈不上什么阴谋,人家坑你就是坑得坦坦荡荡的——卖货前花式炒作价格,卖货后哪里还会管你生死啊,只要你给“美刀”就行了。

  怪就只怪在,国内过于依赖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了。

  “迷信单一数字是‘商业大忌’!这一点我们的对冲基金就是一个极佳榜样。”说起在美的“刺客”对冲基金,王昱业就心情大好。

  在这轮从暴涨到暴跌的大豆期货价格“过山车”中,“刺客”对冲基金目前已至少获利亿美元了——在500美分的价位入手,随着翻倍涨到1000多美分的高价,又跌回700美分,完美地把握了进出的时机,在暴涨和暴跌中均收获了暴利。

  但姜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除了齐政的提醒外,对冲基金就跟任何一家美国的大豆加工企业一样,绝不会仅仅依赖于美国农业部提供的预测报告。

  一家美国加工企业可能平均拥有4-5个专门的咨询机构,分别就合同事宜、中国和拉美地区的当年收成等向他们寻求咨询意见。甚至很多美国公司还拥有专用的气象服务,而不仅仅享受政府提供的气象预报——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影响市场的因素本来就很多。

  “相反,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大部分都是根据美国农业部每年发布的市场信息和预测,作出采购计划和决定。但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往往不是很准确,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就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发生危机的重要原因。不仅大豆,其他农产品也存在同样问题。”王昱业说得头头是道。

  齐政则无奈地说道:“即使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数字不可信,中国企业估计还是不得不采用的,毕竟,国内没有自己的数据!”

  王昱业想想,不得不承认这个可能性很大。

  “建设‘中国数据’牵扯到太多的利益关系了,没有那么容易推动的,我们企业只能做好自己的,提高警惕性而已。对了,你对国内大豆压榨业的摸查进行得怎么样了?”齐政问道。

  早在赴美之前,齐政就要求嘉谷先行调查国内的大豆加工业状况,以便在出现变故之后能有的放矢,快速进军大豆加工业。

  虽然这么说不太厚道,但如今国内大豆加工全行业一片亏损的惨状,正是嘉谷大举进军油脂行业的最好机会——尤其是在对冲基金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之后。

  ……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