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生态贡献最大的企业(2/3)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大豆复兴,大豆油自给率勉强上升至40%,加上嘉谷的技术服务商的身份,齐政才能获得文冠果油50%的优先购买权。随着全球性粮油供应趋紧,这些特种食用植物油的优先购买权也会变成很不错的筹码。

  除了七家晋省的地头蛇以及掌握生物柴油销售渠道的三桶油之外,当然还有更多企业看到了商机,跑来与嘉谷接洽,包括民营资本。

  虽然一个百万亩能源林的建设成本不亚于一个油田,很多民企无法自行承受,但不妨碍他们组团跟在后面喝汤。

  齐政倒也没有一口拒绝,但是培育树苗是需要时间的。未来三年,嘉谷林业的能源树树苗产能几乎被十份合同包圆了;人手也是问题,现在嘉谷林业事业群即使精英齐出,还是满足不了人手需求,为此马定文已经给齐政递上了扩招申请,一次性要增加3000人的编制,吓得人力资源部差点骂娘。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外国投资商跑过来希望合作。英国一家生物柴油生产商想引进嘉谷的超级麻疯树品种,在非洲加纳合作种植;印度一家投资商,也想与嘉谷合资在印度大规模种植超级麻疯树。

  无一例外的,齐政统统拒绝了。

  发改委胡副主任对此还颇为意外:“我还以为你会趁着这个机会,将能源树推出国门呢?”

  齐政撇撇嘴,道:“如果是其他地区,我还可能会考虑考虑,在印度和非洲推广能源林?实在是敬敏不谢。”

  齐政这一副避之不及的态度,着实让胡副主任好奇了:“这怎么说?”

  “您是不知道啊。嘉谷旗下的清源啤酒不是在印度建厂了吗?老实说,如果不是利润率还行,咱早就不想伺候了。”齐政苦笑道。

  “我举个例子吧,印度有一部《劳资纠纷法》,其中一条款要求雇主必须在协议上写明岗位职责的细枝末节。这种规则乍看合理吧,但要知道,越是具体的规定,越容易在执行上‘走一些弯路’。譬如我们在印度投资的啤酒厂,操作岗位被分得明明白白的。有一次,一个负责在前端加料的工人缺勤了,同一条流水线剩下的其他印度员工都心安理得地带薪发呆;就算有备岗员工,也不能让他顶替——因为他的岗位职责里没有这一条……”

  相比起来,随时会停电什么的,都不算什么稀奇古怪的情况了。

  胡副主任听得无语。

  工业投资尚且如此,农业投资齐政更是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时至今日,印度政府都没有统一掌握地权,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征地,在印度绝对是一个根本性难题。没有大片土地,谈何基建,谈何投资?

  加纳的情况不太一样,但一样的难搞。

  嘉谷虽然还没有正式踏足非洲,但关注很早就做了。

  在非洲很多国家做投资做工程,用事倍功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