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真不是想骗钱?(2/2)_超级农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哦,嘉谷怎么个好法。”葛院士不是特别信的样子。

  周院士表情淡然,道:“我现在说得再多,你可能都不服气,有些事情总得亲自验证才能令人信服。不过,抛开一切偏见的话,嘉谷是国内海水农业研究和产业化水平领先的单位,这一点我想是没人能否认吧。所以要说最有可能带动国内‘蓝色革命’的是嘉谷,也不算过分吧。”

  葛院士听过太多国内领先的话,有点想笑,却笑不出来。

  嘉谷实验室是嘉谷的,而嘉谷实验室就是国内领先的生物研究实验室,仅此一点,就让嘉谷的海水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事实上,不要说国内领先,就是世界级成果,人家也是做出来的。葛院士就算再怎么沉迷海洋研究,“嘉豆13号”的名声还是听说过的。

  再怎么扯,人家的野心也不是凭空跳出来的。

  葛院士滞了一下,道:“要说嘉谷在陆地上再怎么翻天覆地,我也不会有意见;但要说他能‘海陆并进’,我只能说野心太大……”

  “嘉谷人的野心从来都不小。”周院士笑了一下,敲边鼓道:“而且,人家前期投入的研究经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你能怀疑我的眼光,但你不能怀疑嘉谷人变革农业的决心。”

  葛院士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国家虽说越来越重视农业科研,但中国的农业范围太大了,最终能留给海洋农业的资源,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给海洋农业领域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了。

  当然,对于一位院士而言,下限是很高的,起码基础经费是很有保证的。

  只不过,基础早就不是葛院士所追求的目标了。

  嘉谷实验室的经费之充裕科研界人尽皆知,而随着嘉谷的事业版图越来越大,嘉谷的研究经费开始溢出,相关的研究单位和行业都开始受益。

  譬如周院士,因为与嘉谷的科研合作,过去两三年经手的经费前所未有的充足——因为嘉谷实验室为周院士的研究项目填进去了不少钱。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莫过于经费了。

  想到这,葛院士也有点意兴索然。

  正如老周所言,说得再多,还不如亲眼看看嘉谷将经费花在了什么地方上,有了什么样的成绩,敢让他们有这样的底气。

  万里海域建“牧场”啊!

  葛院士只要一想起这个计划,都觉得额头上的青筋在跳。

  诚然,他知道嘉谷这未尝不是“狮子大开口”,这也是很多科研人员熟悉的要经费的套路——先起一个高调子,再讨价还价,几经割肉后才是真正想要的目标。

  问题是,嘉谷喊的“调子”太高了,哪怕是一砍再砍,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规模。

  要不是这个计划的实施要先经过他们的调研,他早就大张旗鼓反对了。

  “那我们就静待结果吧。”葛院士勉强的笑了笑。

  “不是静等结果。”周院士站的笔直,道:“国内的海洋农业‘进化’等得还不够久吗?还要继续等下去?行业的发展,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利的;我们不抓住这次机会,难道机会能跳到脸上来?”

  “老周,咱先不谈这么虚的。”葛院士摆摆手道。

  “这哪里是虚的?”周院士指指游轮中的投资机构代表们,心平气和的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推动社会资本对海洋农业可持续性生产模式加大投入的机会,你知道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的。”

  听到这话,要不是葛院士知道,一位已经做到人生巅峰的院士,不会陪着某一家大公司玩把戏,有一句话就脱口而出了:嘉谷这真的不是想骗钱?

  ……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