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三回:文王夜梦入飞熊 武吉担柴惹祸_商周封神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曰:文王守节尽臣忠,仁德兼施造大工。民力不教胼胝碎,役钱常赐锦缠红。西岐社稷如盘石,纣王江山若浪从。谩道孟津天意合,飞熊入梦已先通。

  且说西伯侯姬昌听从散宜生之言,出榜张挂西岐四门,惊动军民人等,都争着来瞧榜文。只见上书曰:

  “文王姬昌示谕军民人等知悉:西岐之境,乃道德之乡;无兵戈用武之扰,民安物阜,讼简官清。孤囚里羁縻,蒙恩赦宥归国,因见迩来灾异频仍,水旱失度;及查本土,占验灾祥,竟无坛址。昨观城西有官地一隅,欲造一灵台,名曰太平祈福台,以占风候,若验民灾。又恐士木之繁,有伤尔军民力役;每日给工银二钱支用。此工亦不拘日之远近,但随民便;愿做工者,即上部造,以便查给,如不愿者,各随经营,并无强逼。为此出示谕众通告。”

  西岐众军民人等,一见告示,无不欢呼雀跃,齐声道:“我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享太平盛世,都是大王所赐。今大王欲造灵台,还惦念着发放工钱,我等肝脑涂地,难报万一。此台是为我等祈福而设,如何能向大王讨要工钱呢!”

  军民人等无不心甘情愿,争先恐后报名造台。散宜生将此情启奏姬昌,姬昌言道:“军民既有此义举,传旨将银两放于动工之处,供众民自行领取。选吉日良辰,破土兴工。”

  军民齐心协力,搬泥运土,伐木砌石。不过一个月的光景,规模宏大的灵台相告竣工。

  姬昌大喜,随同文武官员来至灵台之下。众人观看雕梁画栋,台阁巍峨,当真十分壮观。姬昌随两班文武登上灵台,半晌沉吟不语。时有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道:“今日灵台竣工,大王为何面带不悦神色?”姬昌言道:“非是不悦,此台哪里都好,唯独台下缺少一片池塘,有道是水火相济,阴阳得配。若是孤再下令挖凿水池,又恐劳伤民力,故此郁郁不安。”

  散宜生启道:“灵台工程如此浩大,尚能在三十日内完成,何况一片小小的水池。”当下散宜生代传王旨:“台下再开凿一片水池,以应水火相济之意。”说言未落,众民齐声大呼道:“小小水池,又有何难?”众人当即响应,挥动锹镐开挖水池。

  姬昌因在灵台观看军民挖池,不觉天色已晚,不及起驾回城,便在灵台之上设下酒宴,君臣共饮。残席散去,文武在台下安歇,姬昌在台上席地而眠。

  时至三更,梦见东南方向,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翅,向自己飞扑而来,姬昌顿时大惊,慌忙召唤左右护驾,又见台下火光冲天,不觉被惊醒,吓了出了一身香汗,不知此梦主何吉凶。有诗曰:

  文王治国造灵台,文武锵锵保驾来。忽见沼池枯骨现,命将高阜速藏埋。君臣共乐传杯盏,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