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7章 不速之客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无忌也在,不由的意外的愣了下。

  “我和无忌微服闲逛,刚好逛到你家门口,碰到叔宝和咬金他们来做客,我们也就跟着来了。”李世民笑道。

  对这种理由,李超也不知道说啥。

  秦琼他们今天来,是来添妆送陪嫁的。

  做为李家关系极好的几家,尤其秦琼还是莲娘的义父,当然出手不会小气。每人送一个百亩地的庄子,还各送了几间店铺,以及许多家具绸缎瓷器等。

  李超知道几家条件好,秦程他们如今都是郡王,牛进达也是国公。俸禄不低,奖赏也多,加之他们跟着李家一起做生意,这生红可不少。这些添妆虽厚,倒也不算让他们出血,因此大方的收下。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好碰上,这个时候当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乎两人一人拿了一个庄子出来凑了份子。

  因为有皇帝在,这气氛未免就没有那么轻松。

  李世民也感觉到了,喝了会茶,便干脆跟李超谈起了正事。

  “文远啊,朕打算明年的科举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朕之前看过李家招募领地的书生时用的办法,那考试办法真的非常不错。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朕的科举也应当这样,当取消行卷,也进行糊名阅卷。朕想问问你的意见,如何让这科举,更加好的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朝廷所用呢?”

  朝廷之前的科举虽然每年一科,录取了许多人才,而且也不断调整,从最初的数十科考试,变成了明经进士科,和其它的专科两类考试。但这科举始终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就是哪怕是明经进士科,也不全靠成绩,而是得看名声,要先投卷给公卿贵族,录取成绩的时候,也是录取那些名声大的士子,而且往往得看家世。

  因此最后选出来的,绝大多数,要么就是那些世家士族子弟,要么就是一些诗赋做的好的才子,但这些人往往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人。

  特别是经历了今年的复辟之乱后,李世民对于那些世家子弟印象大减,他现在更想录用一些寒门小地主自耕农阶层的读书人,因为这些人是最支持他新法的。

  “文远,你几次三番的上表辞去尚书令和同平章事衔,朕也无法强留。不过你如此大才,也不能就这样闲着。这样,你来筹备朝廷的科举改革,明年开始,就采用新的科举制度,也由你来做这主考官。毕竟,武德时第一科科举,就是由你做考官的。”李世民笑着把任务交给李超。

  “文远,说说你的想法。科举究竟该如何改革,如何才能选拔出真正朝廷所需的人才?”

  李超一直在想着李世民这番话的真正意思。

  现在的科举李世民哪里不满意,他对科举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那么他才能提出科举改革方向,要不然,不能跟皇帝的方向一致,那这改革肯定就不能成功。

  皇帝需要人才,但并不仅仅是需要人才。科举深层次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变如今的取士制度,这意味着皇帝其实是要改变官吏制度。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