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听政_假千金的红包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气都来自安嫔和五皇子。

  这些年,薛夷光倒是听到过宋国公府的风评不是很好,很有仗着安嫔和五皇子作威作福的意思,却是没有想到如今宋国公会撞上这个枪口。

  说实在的,薛夷光对安嫔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五皇子给的印象也不错。五皇子生得憨直可爱,很是单纯,都不像是皇宫中养出来的孩子,是个直肠子。五皇子比六皇子大一岁,但是心眼儿什么的,完全没法和六皇子比。当初太后让她考虑五皇子,就是看中了五皇子单纯率真这一点。

  若不是薛夷光不想嫁进皇家,又看着五皇子长大,拿五皇子当个孩子,不然以五皇子的性格,确实是个不错的成婚人选。

  至于安嫔,在薛夷光的印象中,安嫔其实是个比较淡雅的人,安嫔身上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感觉,安嫔的脾气很好,对周皇后十分恭敬,只从一个“安”字,便能看出周皇后和景祐帝对安嫔的评价,安者,静也,舒适稳妥,没有危险。

  安嫔和五皇子不一样,她觉得安嫔是一个很通透的女子,她只是不明白,这样通透的女子为何不对娘家加以约束。后宫之中,无论是周皇后,还是想要儿子夺嫡的文贵妃,亦或是当初的淑妃,都对娘家有一定的约束,因为景祐帝并不希望外戚肆意妄为。

  这确实是她想不通的一点,她觉得安嫔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薛夷光能够想到宋国公府和安嫔五皇子的关系,大理寺卿自然也能够想到,他听到太子的问话,只能苦笑着起身,道:“臣每次传唤宋国公给,宋国公都以公务繁忙为由推脱,每次只派了管家前来回话,管家自然是全盘否认,宋国公身有爵位,再加上他是安……,”说到这大理寺卿赶紧住了口,他点到为止就好,毕竟关系到后宫和皇子,他还是不能直接说出来。

  大理寺卿的意思在座的都明白,随后大理寺卿接着诉苦道:“臣总不能将宋国公绑到大理寺,臣的品级比宋国公低上不少,就是臣想绑也绑不了。”

  旁边的刑部尚书看到大理寺卿一脸苦涩,心中庆幸,幸亏当初太子没有将这个苦差事交到刑部,不然这个时候在太子面前交不了差的就是他了。

  大理寺卿的难处大家都知道,毕竟宋国公的品级确实是高,大理寺卿才正三品,可不是低上不少吗?再加上宋国公后面的安嫔和五皇子,没有一个官员想要真的得罪宋国公。

  他们按照律例办事,废了千难万难将宋国公拿下,到时候安嫔带着五皇子跑到圣上面前一顿哭诉,圣上再免了宋国公的罪责,到那个时候他们就是里外不是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捞不着,还将宋国公,安嫔和五皇子得罪了,可谓是得不偿失。

  就这些小心思,太子又岂能不知道,所以太子看向大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